【本報訊】政府今日公布最新失業數字,雖然預料會繼續回落,但求職市場競爭仍然激烈,不少大學畢業生仍未能找到工作。三名浸會大學畢業生於今年暑假,付出萬多元往外地當暑期實習,不收分文為外國公司工作兩個月。「義工」實習生涯令他們懂得不要怕「蝕底」,還意外地令他們迅速找到工作。浸大表示,計劃自九八年展開至今,參與學生累積近六百人,而學生畢業後平均一至兩周已找到工作。
「原來香港啲僱主都鍾意求職者去外國浸過鹹水,我返嚟香港三、四日已經搵到嘢做。」暑假期間到美國芝加哥NewAsiaBank實習的李潤慈表示,參加浸大舉辦的「大都會體驗計劃2003」,原來只是希望學好英文及體驗外國生活,不料返港後三、四日已找到一份月薪七、八千元的見習採購員工作,擺脫畢業即失業的命運。
李潤慈不敢肯定「浸過鹹水」就會找到工作,但她肯定這會「着數啲」。她強調,現今僱主心目中的理想員工不但要英文好,最重要是能給予僱主穩重感覺。另一名參與體驗計劃後瞬即找到工作的黃健權也說,從美國回來後兩周已找到一份工作,並認為付出萬多元到美國實習物有所值。
浸大助理學生事務主任(就業輔導)黃志添表示,該計劃於九八年展開至今,參與的學生數目已累積近六百人,而學生畢業後平均一至兩周已找到工作。他又稱,鑑於資源有限,每名前往美國或澳洲體驗的學生,分別需繳交一萬七千及一萬三千元,作為機票及住宿開支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