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美元弱勢適可而止

國際視野:美元弱勢適可而止

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亞太之旅第一站走訪日本,並與首相小泉純一郎談笑甚歡,除得到日本政府答允提供15億美元援助伊拉克重建之外,對於滙率問題,似乎未有作出深入討論,布殊僅輕輕帶過地促小泉應讓市場決定日圓滙價,暗示人為地干預壓低圓滙大可不必,但另外卻說美國維持強美元政策不變,如此矛盾,非本欄忠實讀者可能摸不着頭腦。
強美元是口號,美元持續走弱才是美國當前所欲見者,美國經常帳赤字估計今年接近6000億美元,不推低美元又怎能期望赤字可以收窄?另方面,為確保經濟未來持續有理想增長,企業恢復正常盈利,改善就業市場,弱美元乃不可或缺的其中因素,只要前景秀麗,又何愁資金不擲進美元資產(何況相對便宜),故此美股穩步上揚,樓市熾熱,債市嘛,因憧憬經濟加速復甦,對資金需求增加,財赤高企,在預期政府與私人環節爭逐資金產生的「排擠效應」心理驅使下,孳息上升乃屬正常;還有便是在目前出現所謂「買家提供融資」(vendor-financing)之新玩意,要賺美金者將資金回歸買家(美國)懷抱,沒有甜頭,怎說得過去?買股、買樓、買債好,賺價、賺息總或多或少可抵銷部份在滙率方面的損失,只要不太離譜,亦無所謂,正是一家便宜兩家着,何患之有?

滙價過低有反效果
問題是這種做法可不能長此以往地下去,終有一日會出事,因為美滙跌至某程度,假如大幅拋離人們在美元資產所能賺的期望值,必惹來反感,到時恐怕會出現美元拋售潮,一發不可收拾的後果難以想像,除非美國經濟發展持續表現鶴立雞群,令資金苦無他路、捨我其誰者,不然……!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