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零風險套息何樂不為

陸叔理財:零風險套息何樂不為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在上周表示,沒有一個制度是十全十美的,但聯繫滙率在香港實行了二十年,對本港金融體系而言,是一個合適的制度。他同時指出,近日港元的強勢不會持續太久,因為香港利淡因素仍未消除,包括財赤超過本地生產總值5%、失業率仍高於8%以及通縮逾3%,等等。故此他相信港元的強勢難以長期維持。
對於港元的強勢可以持續多久,雖然沒有人可以說得準,但我個人而言,則同意任總的說法,相信港元的強勢只會維持一段短時間,長遠而言,港元最終都會返回7.8水平。而任志剛亦再重申,中期而言聯繫滙率制度仍然不變,故此早前我曾建議各位可以透過吸納美元來賺取更高的息口。

勿憧憬回報率會高
我的建議在市場引起頗大的回響,不少投資者都質疑這個做法可以得到多少的額外回報。其實各位應該留意,我並不是建議投資者放棄別的投資而只進行套息活動,我只是認為,如果投資者手上持有一定數目的資金,而這些資金又只作定期存款之用,那就不妨將這筆資金轉換至美元上,以爭取更佳的回報。因為這種風險幾乎等於零的投資,非常適合運用於固定資金上。故此,如果覺得這種投資回報率過低,那麼投資者可能已捉錯用神,因為我只是建議如何將一筆不動資金,在低息環境下爭取較大回報,並非教大家進行投機活動。

事實上,作為一種風險幾近零的投資,這種套息活動的回報率其實已十分理想。說回上周的例子,以1000萬港元大額存款來計算,如果於早前美電跌至7.71時購入美元,並作三個月定期存款,假設三個月後美電滙價升回7.75,那單單滙率上,各位已可賺取51000元利潤。另外,由於港元的定期存款利息只有0.04%,而美元的定期存款利息則為1%,當中息差達0.96%。以1000萬港元大額存款計算,投資者存作美元,比港元存款可多賺取24000元,再加上51000元的滙價帳面利潤,投資者在三個月可多賺75000元,年回報率高達3%,其實相當不錯。
當然,可能仍有投資者質疑這項投資的風險不可能接近零,因為萬一聯滙脫鈎,美元兌港元可能跌至7.5甚至更低水平,到時投資者可能需要蒙受滙價損失。但提出質疑的投資者又有沒有計算過聯滙脫鈎的機會率?正如任總所言,本港經濟其實仍存在着不少問題,單是財赤問題便足以成為港元轉強的絆腳石,更遑論聯滙會因港元有升值壓力而脫鈎。只要想得通這個道理,投資者自然會明白為何投資風險可以等於零。
作為投資者,不應只顧滙率的變化、股市的變動,存款利息的上落,其實亦會影響你既有資產的利潤是多是少。多些留意市場的變化,自然可以賺取更高的回報。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