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個多月03年便會結束,又到了兩電與港府商討明年電費的時候。中電控股(002)旗下負責向九龍及新界等地區供電的中華電力,其營運總裁邵達誠表示,現已開始興建並預計在06至07年投入服務的龍鼓灘新機組,料不會為未來電費帶來顯著上調壓力,集團會在嚴控成本的同時,繼續維持可靠及穩定的供電。
邵達誠於中電首個具環保概念的變電站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按中電的預測,由於未來仍會有不少新大廈落成,預期本港每年的電力需求增長將會介乎2%至3%,而為了將後備電力保持在總發電量約30%的水平,增建機組是必須的……不過,由於電費調整是取決於很多其他因素,增建機組並不會對電費造成顯著上調壓力。」
有外資分析員估計,包括龍鼓灘兩台新機組的投資,中電今年下半年資本性開支約為30億元,全年資本性開資料達55億元,不過,由於預測中電發展基金在有關投資後仍有逾18億元,再加上中電向內地售電所得的收益,增建新機組將不會對來年電費構成上調壓力,預期明年電費將會連續第7年凍結,很大機會會向客戶回饋電費。
邵達誠又表示,較早前在世界某些主要城市發生的一連串大停電,初步發現其共通點均是以後期加建的電網,將原本設計上並沒有考慮到進行聯網的發電設施連結起來。他重申,港府較早前公布的兩電聯網可行性報告,其中只提及聯網所需的基本費用,但實際上所需資金將會高很多,但中電對聯網是持開放態度。
據政府較早前公布的兩電聯網技術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議中電及港燈(006)可以利用兩條700兆瓦的電纜作連結,以達到相互供電的效果,按02年的物價計算,單是連結的工程費用約為16億元。報告並沒有評估其他費用,也沒有估計連網後市民可以節省多少電費。
另外,有關在今年進行的電力中期檢討,邵達誠指仍與政府進行商討,現階段不便發表任何意見,但可以肯定的是,有關檢討必能在今年底前完成。市場一直預期,中期檢討將不會涉及如調整准許利潤比率和要求兩電連網等大幅度的改動。中電也曾表示,按以往經驗,中期檢討多數只會有一些會計方面的輕微調整。
根據中電提供的數據,中電的客戶總數經已超過200萬,一年的總售電量也逾200億度,而在98年以來,中電的供電可靠程度,一直保持在99.99%。過去2年,本港整體的人口增長為1%,九龍、新界及離島地區的增長則達到1.5%。
記者:陳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