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場現形記:周太為甚麼做天氣女郎? - 李慧玲

新官場現形記:周太為甚麼做天氣女郎? - 李慧玲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周梁淑怡是TVB天氣女郎出身,但我一直有一個疑問:當時,六○年代末,她香港大學畢業,再赴英國修讀戲劇回港,為甚麼第一份工會選擇做天氣女郎?
周梁淑怡這樣解釋:「我做天氣女郎,是因為電視台的總經理要求,他是澳洲人。」
「我沒有申請做天氣女郎。當時(一九六七年,無綫開台),我最想做幕後製作,便到無綫應徵,第一份工其實是助導。不過,剛剛畢業的人,名義上一份工,實際上要做幾份工,甚麼都要做,又製作又編劇。而且,當時全台只有幾個助導,不像現在有幾十人。」

薪金比助導高幾百
「這位澳洲人總經理當時認為,電視台首先要做起新聞、天氣,透過這方面與觀眾建立關係。於是,他找了幾個電視台的新人,有我呀、有劉家傑等,又懂中文又懂英文的本地人,在中英文台同時做。一來顯示電視台有一些懂雙語的本地人,二來又可以省錢──我最記得,我做助導時月薪八百元,做天氣女郎多幾百元,一千多元。」
「其實,當時對天氣女郎的理解和現在好不同。原來,在澳洲,報天氣是新聞的keypart,好重要的一部份,所以當時電視台都好重視天氣報告,但現在(報告天氣)就好像不是太重要。」
(圖)周梁淑怡(右)當年做天氣女郎,是因為老細叫,不是自己揀。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