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到銀行開戶口,銀行職員告訴你,有一個與你同名同姓、同身份證號碼和出生日期的「神秘人」早已開戶,而且多年來一直有帳目往來,因此拒絕為你開設戶口;但因你並非那位「神秘人」,銀行拒絕你取消該「影子戶口」的要求,你會怎樣?這不是電影的橋段,而是發生在香港的真實個案。 記者:陳沛敏
【本報訊】林先生在上月初當日到中國銀行葵涌分行申請開設儲蓄戶口,赫然發現早已有人使用他的身份,在多年前於另一分行開有戶口,令他大為震驚和擔憂,事件現交由警方調查。法律界人士指出,個人身份被盜用作開設戶口,後果可大可小;若對方以戶口作非法用途或借貸,刑責或民事追討隨時上身。
林先生上月初到中銀開戶,詎料為銀行職員拒絕,並指他多年前已在將軍澳分行開有戶口,而且一直有帳目往來。林先生堅稱他從無在中銀開設儲蓄戶口,職員翻查資料後,發現該戶口的客戶姓名、身份證號碼,以及出生日期等身份證上的資料,跟林先生的資料一模一樣,只是報住的地址和電話不同。
林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因近年他不曾遺失身份證,於是按銀行提供的資料,致電神秘人在銀行登記的電話號碼,但對方說對開戶一事毫不知情。林先生惟有到葵涌警署報警求助,但他指警方一度以資料不足為理由,聲稱難以跟進。
為免有閃失,林先生即要求中銀取消那個影子戶口,但中銀竟以該戶口並非他所開設為理由,拒絕他的要求。他多番要求中銀解釋和跟進,一直不獲滿意的答覆,他引述中銀一名分行經理說:「你呢啲case(個案)都唔係咁大不了,成日都有發生啦!」
至本月初,林先生先後向金融管理局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投訴。他指經金管局介入後,中銀答應在三十日內給他正式的回覆,警方也再次為他錄取口供。
中銀發言人在回覆本報查詢時,只表示已建議事主報警,案件正交警方處理,銀行將盡量協助警方的調查。
警方發言人則強調,葵涌分區在接獲事主舉報後,將個案交由刑事偵緝第二隊跟進,未有終止調查,其後因涉案戶口是在將軍澳開設,已轉交觀塘警區的探員跟進,暫時無人被捕。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形容事件「好得人驚」,警方應高度關注及深入調查。他估計,若事主曾遺失身份證或個人資料外洩,不法之徒可趁機偽造身份證,再用來開設銀行戶口。
他解釋,使用他人身份資料開設銀行戶口,很可能涉及非法用途,例如清洗黑錢或虛報開支以作逃稅等;早前警方揭發的串謀買樓騙現金回贈的手法,騙徒也可以使用他人身份開設戶口申請按揭,以方便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