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綺萍曼谷報道】國家主席胡錦濤與泰國總理他信,昨商討擴大中泰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希望逐步將貨物貿易全部零關稅。他信說,在經濟上同意香港同時享有中泰自由貿易區待遇;胡錦濤則稱,在簽定類似協議時,香港的待遇是超前的。
他信與胡錦濤會晤前,出席亞太工商諮詢理事會(ABAC)會議,他表示,將與胡錦濤商討擴大今年10月1日生效的自由貿易協議,希望逐步令所有貨物得到零關稅待遇。
10月1日開始,中泰之間的蔬果貿易享有零關稅待遇,但泰國這方面的每年貨值只是1.7億美元,中國輸往泰國更只有6500萬美元。中國同時與東盟商討自由貿易區細節,預期2010年前完成。國家總理溫家寶6月底在港表示,中國與東盟達成任何新的開放市場內容,香港可同時享有。
他信被問及香港能否同時享有中泰協議新條款時說:「我要查一吓,在經濟上這沒有問題,但政治上要考慮一國兩制。」胡錦濤則對香港記者說:「香港和我們都是在WTO的框架內,香港又是我們一個主權國家內,因此進行緊連繫的安排,應該說,香港在這方面所享有的待遇,是走在前面的。」
外交部發言人孔泉會後表示,中泰之間的自由貿易協議、內地與香港及澳門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都有助推進投資貿易便利,並與世貿的發展相配合。
正在曼谷參加ABAC會議的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馮國經表示,香港和內地是獨立關稅區,如果要同時享有與泰國的自由貿易待遇,要有不同的協議。被問及港泰之間可否照搬中泰協議內容再簽一份,馮國經說要進一步研究。
他說,如果港泰之間貿易可以零關稅,對香港十分有利,因為港商有很多成衣和雜貨輸往泰國。但他希望各國領導人在APEC宣言中,可用強烈的措詞,要求全世界繼續邁向多邊貿易及順利完成多哈回合,因為這對沒有籌碼作雙邊談判的香港最有利。
招商局集團董事長秦曉則稱,中泰深化自由貿易協議,對內地港口十分有利,他們預計2010年中國港口的吞吐量,會由現時的3000萬個標準箱,增至1億個標準箱,這還未完全計入中國與周邊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