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上周一刊登了一篇由MichaelPreiss撰寫的文章,題為「技術分析威力無窮」,當中有不少關於技術分析的闡述,有十分好的實用價值,值得大家一讀。
技術分析與基礎分析乃投資股票的兩大主流分析方法,孰優孰劣,由來已久有着不少爭拗。證券分析員普遍認為,要評估企業的股票價值,得從分析公司的業務及盈利前景着手,不可能憑一把尺、一支筆便能找出股票價值及股價去向,因為公司股票價格,長遠是反映企業的盈利前景。
技術分析又有另一套看法,認為股價之變化已反映了各項消息及基礎因素,按經驗所得,很多技術形態及指標確有預測股價及指數的變化功能。
技術分析與基礎分析何者更具參考價值?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技術分析不能說出企業的質素及盈利前景,基礎分析亦不能解釋股價的短線變化,例如滙豐(005)股價1天升2%,這肯定不是基礎分析能找出答案的。基礎分析能告訴投資者股票的質素好壞,但卻不能告訴你甚麼時候買入及沽出才適當,「有買貴、沒買錯」不是好的藉口,要掌握更好的入市及離市時間,可借助技術分析。基本上,技術分析可提供「何時買」,基礎分析則提供「買甚麼」。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