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財經:外匯基金料難賺千億

星期日財經:外匯基金料難賺千億

【本報訊】外滙基金上半年度錄得478億元投資收益。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日出席電台節目後表示,上半年外滙基金所賺收益在下半年度「應可保得住」,截至9月底初步數字看,較半年度水平「還多了一些」,目前還有兩個多月才結數,今年整體市場波動很大,惟外滙基金回報料不會太差,但要倍增上半年度的收益則較困難。

近期股市暢旺,任志剛說,持有股票為主要資產的基金表現突出,但外滙基金並非只有股票基金,故到年底時,若外界將外滙基金與其他股票基金回報相比,難免有差距,惟將外滙基金跟其成份類似的基金比較,前者的成績應該不俗,多年來外滙基金表現都可超越基準回報。
他又指出,自年初以來,外滙基金已酌量調高組合內的海外股票比重,故對外滙基金的回報貢獻亦會較樂觀。但他未有透露目前持有股票的具體比重,只說港股部份仍維持5%不變。根據外滙基金的基準組合,股票比重約佔20%(包括5%港股)。

股市旺調高海外比重
他說,美國經濟近期復甦信號相當清晰及肯定,有市場人士預測,明年美國經濟增長可達4%,歐洲經濟雖然並非太差,但由於個別歐盟成員的財赤狀況,已超過馬城條約所容許的範圍,此舉會否令外界產生對馬約成員共識欠奉的印象,引致經濟波動,則有待觀察。
另外,他認為,香港經濟表現則很大程度「睇北面」,內地經濟增長迅速,今年應可順利「保八」。他又表示,觀乎中國的經常帳順差及沖銷資本帳內外滙流入的情況,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評論是全無理據,「純基於政治立場」。

銀根鬆紓緩財赤壓力
對於息率前景,他認為若美國經濟復甦速度不會重燃通脹,利率回升的可能性很低,相反則聯儲局的立場必然加息。
近期港滙持續偏強,但任志剛指出,滙率偏離7.8的差距很少,市民大眾亦不見擔憂,「出聲的人」可能是坐了港元短盤而需要「冚倉」的人。惟他亦重申,這是自由市場運作的模式,而資金流入本土市場,令港息相對美息偏低,銀根放鬆,亦有助紓緩財赤壓力。
聯滙在港實施廿載,雖有痛楚代價,但他看不見有任何滙率制度較聯滙更適合本港,金融市場全球化下,資金流向的衝擊很大,故他不認同本港採取自由浮動滙便可改善通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