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節節上升,恒指屢創一年新高,終於升抵萬二點關口,走勢似乎銳不可當,藍籌股輪流接力炒上。筆者近兩周一直建議吸納之落後股亦能屢試高位。中移動(941)、和黃(013)及中信泰富(267)等皆能創出全年新高,而電盈(008)表現更為可人,在跌市中逆市而升。到現階段,恒指萬二點成為好淡爭持關口,此乃淡友最後防線,令過去一周大市出現拉鋸局面。
說實話,現在最難估計後市,從表徵上看,期指未平倉合約在周中一度高達9萬張,是近數年新高,反映出主導大市之好友並未有平倉計數之打算,就算位高勢危,好友勢將力托指數捱至月尾自動平倉結算。另一方面,海外資金似乎轉趨審慎,未有像早前般積極入市,令市況停滯不前。更重要的是數月前之升市火車頭之一的地產股正處調整階段,而銀行股亦開始升抵重要阻力關口,只要買盤一收斂,大市必借勢調整。
美國近期公布之數據大都頗為理想,相信有助美股及港股中長線表現。暫時來看,港股尚未有出現大幅調整的訊號,加上現時已踏入10月下旬,期指未平倉合約仍未有減少之迹象,估計港股仍有上衝的可能,在月底結算前恒指應不會跌穿11700點支持,而上望阻力約在12300點附近。
美元走勢方面,在近期之美元跌浪中筆者是少數的仍然看好美元之分析員,主要是覺得歐洲經濟相對於美國其實並不怎麼佔優。日圓強勁只是個別例子,並不表示美元是一面倒弱勢,起碼歐元、英鎊及瑞士法郎皆未能升回年初高位。筆者月初亦指出歐元在今次反彈浪之頂位應在1.17-1.19美元水平,結果在上試1.1850附近便即時回軟。現時之策略仍維持逢高沽歐元及其他歐洲貨幣。
從基本因素分析,美國經濟在過去近年半之美元跌浪中直接受惠,並出現復甦,即是自2002年初美國口說強美元,但事實是弱美元之政策已收效。現時美國經濟已復甦,美元在跌了25-30%之後,走勢應該轉強。偏偏布殊與七國財長皆指出美元應該有秩序下跌,在一面倒唱淡美元之下,竟然也未能將美元推至年初之低位,兼且大幅反彈,大家會否覺得奇怪呢?難道今次是口說弱美元,但實是強美元?若果一隻貨幣跌了25%後,接着的一年再跌20-25%,其經濟將會如何?大家只要想一想亞洲金融風暴便知道,布殊明年還要大選,難道會這麼儍去唱淡美元嗎?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