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盛事盛不起來 公帑白白浪費 - 盧峯

蘋論:盛事盛不起來 公帑白白浪費 - 盧峯

Prince、滾石樂隊都毫無疑問是世界知名的表演者。他們來香港表演或開演唱會本該是一件盛事、本該可以成為吸引遊客的焦點;然而卻因為種種的人為安排失當、宣傳不力、訊息混亂,令這些演唱會、令這個「維港巨星匯」反而成為市民不滿的焦點、成為公眾的笑柄,甚至成為公眾及觀眾卻步的節目。這怎不令人搖頭歎息、怎不令人痛心不已呢?

錯失宣傳香港良機
是的,跟滾石樂隊這樣的國際巨星「交手」並不容易,他們的行程每每要到最後一刻才能敲定。但是即使再難交手也不致於像今次特區政府那樣進退維谷,甚至連是否付了定金也不知道、連合約是否有賠償條款也不知道吧!像這樣對合約不了解、對演唱會安排細節不清不楚的情況,除了反映主事的官員對負責的工作一無所知外,更顯示他對如何確保公帑用得其所毫無概念。這怎不讓人失望之極呢?
更令人驚訝的是,整個「維港巨星匯」的對外宣傳少的不成比例,甚至沒有向內地及東南亞地區遊客積極推介,以致門票銷售情況未符理想。誰都知道,主辦今次「巨星匯」的目的不僅在於向全世界說明香港已從SARS疫症中復元過來,更希望藉着一連串的表演盛事建立「盛事之都」的形象;而要建立這樣的形象,最有效的當然是大力向鄰近國家及地區的遊客宣傳,讓他們知道香港是欣賞巨星表演、看show的地方。偏偏主事者卻輕輕放過這樣的機會,沒有乘機製造一股遊客來香港看巨星表演的熱潮。這不是讓整個「維港巨星匯」的宣傳效果大打折扣嗎?

而且,香港畢竟只是個七百萬人的城市,觀眾的數量未必足以支撐這樣多場的大型表演,不管是從門票收益或是減少公帑補貼的角度出發,主辦單位及特區政府其實都有必要大力對外宣傳、都有必要大力把這些表演當成是爭取遊客的重要項目,甚至可以邀請內地或本地旅行社特地籌辦旅行團爭取內地或東南亞地區遊客、歌迷來港成為座上客,只可惜,主辦機構及特區政府的主責官員都沒有在這方面着力,以致昨天的首場演出入座率不理想,而往後多場表演的門票銷售情況也不樂觀。像這樣不懂善用機會、把握機會的處理手法,不是在把包底的公帑白白浪費掉嗎?

反應冷淡留壞印象
我們當然不希望往後的多場「巨星匯」的上座率欠理想,我們更不希望出現觀眾只有小貓三、四隻的冷清場面,因為這樣冷淡的反應不單將令政府補貼的支出增加,更會令外國巨星或表演者對香港留下不良印象,削弱他們再來港表演的興趣,甚至令香港日後再主辦同類大型表演活動時遇到更大的困難。但若果主辦機構及主事官員還不改變他們被動的做法、還不主動向市民及海外遊客積極推廣今次「維港巨星匯」,那香港損失的將不僅是數以千萬元計的公帑,更會喪失招攬外國巨星及一流表演者來港演出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