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統籌局昨日向全港中學公布最新的學業增值表現指標。位於中西區的聖若瑟英文書院,增值指數是同區學校之冠;而在全港成績最好的學校之中,該校的增值指數也「差少少」成為最高。
聖若瑟英文書院副校長葉天祐表示,根據教統局提供的資料,該校在區內的增值指數處於最高之列;而在收生成績相若的學校之中,該校的增值指數也在最高的百分之五以內。
不過,他指出,今年表現已較去年遜色,去年近半科目取得增值滿分,今年則只有兩科:物理科及宗教科達滿分程度。去年會考該校出產了四名十優狀元,今年會考則減至兩名九優狀元。
他估計,年度間的差異,可能與收生和學生學習態度有關;該校將由本學年起採用另一項指標,量度學生的情意指數(即情緒、態度等),希望可從中窺探各屆學業表現不同的原因。
學業增值指數反映,某校可否提高學生在全港的考試名次,抑或會令學生的全港名次下降;指數由「+10」(最大增值)至「-10」(負增值最嚴重)。聖若瑟英文書院的指數,主要為+7至+8。
除了名校外,一些新興學校如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在會考五個科目和高考三個科目中,也獲正增值評價。
教統局發言人表示,不鼓勵學校公布指標作宣傳,即使學校公開資料,也不應只挑選某些科目,而應作全面公開。各中學由昨日起可從教統局內聯網查閱本校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