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路:愛犬宜多讚賞

專家教路:愛犬宜多讚賞

在小孩出生率逐年下降的今天,年輕一代愛與小狗為伴。但不少主人只顧溺愛狗隻,往往忽略狗隻生活需要,譬如懶帶牠們出外散步,又或動輒施行體罰,卻不知如此生活方式,會令愛犬出現情緒及清潔問題。

每天至少散步兩次
愛護動物協會現有定期舉行狗隻美容講座及訓練狗隻的遊戲班,教導主人照顧狗隻之道。原來教導狗隻在人類社會生活,跟教導小孩子沒有兩樣。狗隻有小朋友一樣的心性:喜歡受讚賞、害怕遭體罰。
愛護動物協會狗隻行為輔導及訓練員譚遠略表示,經常被主人責打的狗隻,每看見主人提起手臂,即聯想到體罰,表現驚恐。狗隻同樣宜於較年稚時接受訓練,年齡介乎三至十七星期的狗隻學習能力較高。
主人與狗隻需要溝通接觸。主人每天至少帶狗隻外出散步兩次,是不可或缺的溝通橋樑。狗隻在散步時能接觸不同事物,出現情緒問題機會會大大減低,不少狗隻吠個不停的原因,正是不滿主人將牠們「長期囚禁」、缺乏刺激之故。
愛護動物協會狗隻美容師邱碧瑜表示,狗隻只需約一個月洗澡一次,天天洗澡反會導致狗隻皮膚失去抵抗力,易感染皮膚病,平常只需用乾毛巾抹身及梳理狗毛即可。至於指甲,狗隻在外散步時會自行磨去指甲,有足夠運動的狗隻根本不存在指甲過長問題。
記者:蔡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