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達14條 當局收緊觀豚守則<br>中華白海豚擱淺死亡創新高

今年多達14條 當局收緊觀豚守則
中華白海豚擱淺死亡創新高

本港中華白海豚擱淺死亡數字打破過去五年紀錄,今年至今已多達十四條,是去年全年的一倍。保育組織曾發現部份海豚懷疑被觀豚船所傷,甚至撞死。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生態旅遊資源,漁農自然護理署訂立最新觀豚守則,包括將觀豚船最高航速由十海里調低至五海里。 記者:林社炳、翁煜雄

沙士疫潮後,本港掀起一股生態旅遊熱,對本港的生態資源構成巨大的潛在威脅,其中香港吉祥物中華白海豚可謂首當其衝。根據漁護署統計,本年至今,發現擱淺死亡的白海豚高達十四條,是去年全年的一倍。本年整體擱淺鯨豚則共二十五條,同樣較去年增加。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幹事梁嘉恩說,香港西北部海域沙洲及龍鼓洲一帶,是白海豚經常出沒的地方,吸引不少觀賞船前來參觀,這一帶也亦是中港澳重要航線,每年往來的船隻約有三十萬航次。

部份被船隻撞死
梁嘉恩指出,船隻造成的噪音干擾海豚溝通及辨認方向能力,更有部份白海豚被船隻的螺旋槳割傷,甚至撞死;隨着觀賞白海豚船隻增加,情況更嚴重。據漁護署紀錄,今年六月上旬假日,該署曾錄得十五至十八艘觀豚船,七月至九月的假日,觀豚船平均數目已減至十艘。該署表示,沒發現觀豚團違反觀豚守則。
香港鯨豚研究計劃研究總監洪家耀卻指出,公眾假日隨船出海觀賞海豚的觀豚船多達三十艘。甚至曾有六七艘觀豚船,分頭搜索海豚蹤迹,發現後通知所有船隻,加入包圍追逐,有關船隻已違反漁護署的觀豚守則。梁嘉恩亦表示,部份觀豚人士亂拋垃圾,海豚吃了或會死亡。
不過,洪家耀強調,中華白海豚死亡數字上升,暫難下定論是否與觀豚船增加有關,有可能與老死、環境污染、漁民誤捕、被船誤撞等因素有關。政府不斷填海,亦令海豚生存空間減少。
為了進一步保護白海豚,漁護署上月舉行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存護工作小組一致通過,將觀豚守則收緊,包括建議將觀豚船船速,由十海里修訂為五海里,並限制船隻與海豚之間的接觸。該署發言人表示,正製作新的觀豚守則單張,派發給業界及市民。
民主黨最近進行的調查指出,在九百八十二名受訪市民中,七成人認為現時生態旅遊已對自然生態環境構成壓力,並贊成當局列明生態旅遊地點,及評估地點的承受能力,並限制參觀人數。負責進行調查的立法會議員羅致光說,當局應制訂生態旅遊政策,保護自然環境免受破壞。

江豚

沙士疫潮後,香港掀起觀豚熱潮。 資料圖片

有海豚疑被高速船撞死。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