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是中藥,英文稱rhubarb,在歐美卻普遍地用來製甜品,一個原因可能是便宜,在花園裏自動長出來,不用花錢買,在香港就要在超級市場買了。用的是莖部,形狀如分成一枝枝的西芹莢,但呈可愛的嫣紅色,味酸味。最簡單的製法是切成吋來長的一段段,加白砂糖煮腍了,直接置碗內加吉士汁吃。甜中帶酸,清新香滑。
英國傳統自中世紀以來有所謂"fool",用各色鮮果煮腍了磨成茸,涼透後與攪打起的鮮忌廉拌得均勻,盛在玻璃盅裏,用冰鎮(或放在雪櫃裏)涼了再吃。Rhubarbfool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款。大黃加白砂糖煮腍之後,需用鋼篩隔掉肋絡,磨成泥,然後才與忌廉調勻。
美國人愛用大黃做餡餅,一般超級市場現買的rhubarbpie很是難吃,因為大黃弄得甜掉牙,批皮又厚又沒味道。但自己廚房正確地製的,則可以極好吃。竅要一在於大黃不可太腍或弄得太甜,二在批皮要又香又鬆化,三在趁新鮮吃。為免太腍,大黃切成段之後加白砂糖拌勻,可放在烤盤內入焗爐375 烤約十分鐘。
大黃撻比批更好。一個不錯的製法是用烤熟了的甜撻殼一個,先散上一層磨成末的杏仁,然後小心放進烤好的大黃段,再注入吉士(用忌廉220ml、雞蛋2隻及一餐匙白砂糖攪勻製成),在高溫400 焗爐內烤約二十分鐘。
假如大黃段烤時汁液太多,可以先濾出,加小許甜酒在小鍋子裏燒穠,待大黃撻出爐,用餐匙小心淋在撻面。乍看又像蒸水蛋又像比薩批,其實卻是美味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