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每晚平均有逾一億塊星際碎片撞入地球大氣層,科學家亦不時警告可能會有小行星撞落地球,造成大災難。包括華裔太空人盧傑在內的四位美國太空專家正研究利用「小行星拖船」,將一些可能會撞向地球的小行星推離原本的軌道,預計可在二○一五年試驗。
多年來,科學家考慮過多個方案來阻止小行星撞落地球:
(一)利用核彈將小行星炸成碎片;
(二)將核彈安裝在小行星旁邊然後引爆,讓小行星朝相反方向飛行;
(三)採「同歸於盡」方法,讓巨型太空船高速撞向小行星。這些方案的缺點在於結果「不能預計也不能控制」,而且小行星爆炸後的大量碎片,將更難處理。
為此,六九年曾乘坐「阿波羅九號」的前太空人施韋卡特,聯同現時身在國際太空站的盧傑、小行星專家查普曼和胡特教授,提出「小行星拖船」方案──將拖船繫在目標小行星上,然後連續數個月開動船上引擎,將小行星稍微推離原軌道,令它不會撞向地球。這項計劃名為「B612任務」──B612是名著《小王子》中的行星名稱。
施韋卡特等人正考慮拖船所用的儀器,例如美國太空總署現正研製的太空級核反應堆,以及名為「可調獨特脈衝磁等離子火箭引擎」(VASIMR)的新引擎。
後者利用無線電波將氣體離子化,令等離子加速,從而提升速度。至於如何將拖船繫在不斷旋轉的小行星上,有待研究。
施韋卡特估計「B612任務」需要耗資約七十八億港元,美國太空總署應能支付。計劃可望於二○一五年在外太空測試,經改良後能應付真正威脅。
美國MSN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