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滾石樂隊來港的「烏龍」安排,「維港巨星匯」的籌辦機構美國商會和港府投資推廣署昨日解釋,滾石經理人較限期遲了五天才簽回合約,不尊重香港,只將注意力放在中國的市場上;不過,兩個機構經考慮後,願意放下所有的挫折和不滿,讓上周撤回的合約繼續有效,滾石繼續擔任滙演的壓軸表演。 記者:譚暉
立法會議員張文光批評,滾石不尊重香港,遲遲不簽合約,但本港仍要「硬啃」,花費大筆酬金請他們來表演,「真係令人沮喪到無法形容!」他質疑,請滾石來港本來就是脫離市民喜好的決定,既然對方不依限期,港府應該「順勢」拉倒合作,「但𠵱家莫名其妙用咁多公帑,不如請香港樂隊好過!真係一塌胡塗!」
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昨在記者會上先就安排混亂向市民致歉。不過,談到問責和教訓時,他說:「不但我的部門,每一個人都在事件中得到教訓。」當美國商會主席詹康信更指對外界的諸多批評,感到不公平和挫折,並認為市民總愛批評無關重要的小事情;盧維思插嘴說,大家要分清楚香港現在有的是「問責文化抑或譴責文化」。
盧維思強調,投資推廣署一直以來的工作,都不是籌辦類似滙演,而是舉行像財富論壇之類的活動。他不肯定該署是不是最合適處理這事的部門,但將來一定不是他們的工作範圍。他又說沒有就安排的混亂向特首交代。
詹康信也坦言,自己年底即卸任美國商會主席,他個人願意承擔所有的指摘。至於下次美國商會會否再主辦這類活動,他表示仍有可能。
至於滾石來港的安排,盧維思說,他相信滾石過了限期後才肯簽回合約,要不是滾石忽視香港需時四周售票的情況,就是不尊重香港。雖然在技術上,港府對這個遲來的回覆可以置之不理,拉倒合作,「不過,我們深呼吸一下,吞掉所有的挫折,我們接受它(合約)。」
詹康信說,是滾石的經理人而非樂隊本身不尊重香港,滾石管理層架構複雜,他們聯絡過在洛杉磯、英國、荷蘭和多倫多的代表,最後才知核心負責人是在多倫多的MichaelCohl(巡迴演出總監)。
盧維思透露港府是遲至昨日早上,才收到滾石簽來的正式合約,由於八月份雙方已作好口頭協議,故美國商會在書面合約生效前,即向滾石支付了一半酬金,是業內的正常程序。另外,滾石已答應協助滙演的宣傳工作,部份門票會招待有份處理沙士的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