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中人近年對「米老鼠」盧維思毀多於譽,其中一點批評是直指他用公家錢「洗腳唔抹腳」。據聞他在處理維港巨星匯演一役,不少同僚都聽過他意氣風發地說:「看,我可以數以十億計地用錢!」不少公務員都不以為然,恨得牙癢癢。
所以,昨日搞出滾石風波後,官場中人對「米老鼠」甚少同情,大家都等着看他如何收拾「大頭佛」。
事實上,全港市民都會問同樣一個問題:「究竟發生了甚麼事?」「米老鼠」當日向政府高層上呈的版本是,美國商會向滾石提供了合約後,滾石遲遲沒有正式簽約,政府和美國商會認為不可能無限期等下來,所以決定放棄。這個安排符合邏輯,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要質疑之處是,為何仍未落實滾石會來港,一切已「當真嘅嚟做」。
但現在事情發展,卻令當初宣布滾石不來港的決定,顯得過份倉促。究竟政府、美國商會當初放棄滾石來港,有沒有與滾石取得共識?上周五宣布滾石不來港,是否對形勢判斷的失準?當中犯了哪一些錯誤?
這件事的真相也可以是:政府事事按足程序,只是滾石出爾反爾,諸多「扭計」。但弱勢政府的困局是,明明對方做錯,例如過了期限仍不肯簽約,例如過了限期才宣布願意簽約來港,但我們最終還是任人魚肉,他要來便可以來,而且以一個超高價錢。
僅僅一隊滾石樂隊,也就把特區政府弄得人仰馬翻。政府已成最大輸家,辦事能力一塌胡塗。
周一至周五刊出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