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總統、白宮的主人喬治布殊,周二在傳媒面前儼如下軍令那般說:「掌控大局的人是我。」(Thepersonwhoisinchargeisme.)話說得斬釘截鐵,表面上是要澄清外界傳聞,就是白宮有內鬥;但轉一個內幕式的角度看,他這句話是要說給白宮內作反的人聽:不要造反,我有決定權。
白宮內鬥的傳聞,源出於上兩個星期的一個伊拉克重建政策。先是白宮向外公布,伊拉克重建工作會由國家安全顧問賴斯掌管,組建伊拉克重建穩定小組;殊不知,消息傳開後,一直全權指揮重建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公開不滿說沒人通知他新小組事宜,賴斯只傳給他「內容少而短,只有一頁紙」就算數的備忘錄。
拉姆斯菲爾德這種說法,任何人都能聽到他老人家不是味兒的不滿,記者更嗅出了白宮鬧權鬥。不過,喬治布殊的白宮裏鬧權鬥,不是新事:在伊拉克戰爭前,鴿派的鮑威爾早就被鷹派擠到靠邊站,揭發水門事件的伍德沃德最新的《BushAtWar》一書中,憑江湖地位拿得不少高官的筆記、甚至親自放話,書中鮑卿就多次自我戲謔說:「我們給送進雪櫃了。」
鮑威爾被雪藏,鷹派的拉姆斯菲爾德就意氣風發不過。然而,今次白宮掀起的權鬥,似乎顯示風水輪流轉,念普林斯頓大學時是摔跤冠軍的拉姆斯菲爾德,這次在白宮卻重重被摔了一交。原因很明顯,美伊戰爭結束已半年,伊拉克重建工作,沒有給喬治布殊說的「解放伊拉克」帶來功績,相反只有政治失分,興起問罪之師,會是誰之過?
更可令喬治布殊把拉姆斯菲爾德打入冷宮的一個原因,是他自以為功高,可以蓋主以至於專橫跋扈。他不滿伊拉克重建工作由他人掌管,不給白宮留幾分臉公開不滿,在喬治布殊眼裏,會是剛愎自用還是性情中人?歷史上,在戰後任聯軍太平洋總司令、軍管日本的白臉將軍麥克阿瑟,就只因不管白宮不想在韓戰中向中國用原子彈的政策,剛愎自用地要把大軍推至鴨綠江邊,最終被釋兵權,解甲回鄉。這個教訓,拉姆斯菲爾德明顯沒有吸收,想要自身領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