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一時血氣方剛做錯事,意外懷孕後竟受到另一半冷淡對待,最後要自己孤身一人到深圳墮胎,難道要懷胎的是男人,男人才會明白女人所面對的那種無助和痛苦、會在「衝動」前懂得三思?今年向「母親的抉擇」求助的懷孕少女人數是去年的兩倍,情況令人關注,該會特別針對男性要負責的角度,推出一輯全新的性教育廣告,並邀得著名導演陳果執導。
記者:徐岱靈、陳倩雯
學校操場一角,男生無助地說:「我有咗」;女生冷漠地回應:「你自己搞掂佢。」回到家中,男生向母親借錢墮胎,卻換來母親破口大罵。接着在深圳某診所內,男生打掉肚裏的骨肉,事後一個人難過得倒在梳化上飲泣。
這些情節,正是達彼思廣告有限公司聯同著名導演陳果為「母親的抉擇」創作的新廣告。乍看之下,這個角色調換滑稽得連導演自己看罷都忍俊不已,但正如廣告的對白所說:「唔通要咁樣,你先會明白對方所受嘅傷害?」值得所有的男孩深思。
陳果表示:「拍嘅時候個男演員都話唔慣,男仔都大得肚?我都驚啲人只係當喜劇去睇,但係笑完之後會令人有嘢諗。」為了令男演員設身處地理解女孩的角度,陳果特別帶他到「母親的抉擇」與當事人對話,「我聽到有啲已經落過幾次胎嘅,當時真係覺得好震撼。又聽過有女仔叫個男朋友踢佢個肚嚟墮胎,女性本來係好有母性,但原來去到某種壓力嘅時候,可以好狠心。」
「母親的抉擇」今年輔助了七百名懷孕少女,數目是去年的兩倍。其中一百一十四名懷孕少女在該會的宿舍度過懷孕期,人數比去年增加三成。當中逾六成三人決定將嬰孩交給助養家庭,只有三成半人選擇勇敢面對困難,展開單親家庭的生活。
懷孕少女服務部主任方紹儀表示,去年二千七百個致電該會的求助熱線中,六成人都表示會選擇墮胎,其中三至四成人已經墮胎超過一次,有人更曾墮胎六次之多。她說:「有啲醫生知道佢哋墮過幾次胎之後就唔用麻醉藥,等佢哋知道墮胎嘅痛苦。」她又說,接觸過不少女孩在墮胎幾個星期後,仍然夢見嬰兒,可見墮胎對她們的傷害多深。
方紹儀認為,近來未婚懷孕的少女求助個案上升,是因為香港學校的性教育仍然不足,很多學校都只是依賴外面的機構宣傳,但教師及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才是最具影響。該輯新廣告已在電視播放,不久在巴士上的路訊通也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