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班教授蠔文化<br>食蠔成時尚蠔吧開不停

開班教授蠔文化
食蠔成時尚蠔吧開不停

老一輩的中國人一向不愛吃「生冷嘢」,但日本刺身打開了年輕港人「嗜生」的一道缺口,為生蠔進軍本港打下基礎。近年蠔吧紛紛開業,蠔價大減五成,踏入秋季蠔隻最肥美之際,部份更開設「蠔班」教授吃蠔之道。 記者:翁煜雄

【本報訊】秋意漸濃,是生蠔最肥美的季節,不少「蠔客」已四出嘗鮮。尖沙嘴蠔吧IslandSeafood經理Joseph說,秋涼時蠔隻會「增磅」保暖,故最肥美,現每日平均售出三百多隻蠔,假日多逾五百隻。部份人視吃生蠔為生活享受,「生活緊張要歎吓,有客人一晚食三、四打㗎!」
Joseph說,該店五年前開業時,本地甚少專賣生蠔的食肆,「都喺自助餐先食生蠔。」但本港蠔吧現已增至四十多間,生蠔價錢亦因競爭激烈而下跌五成;生蠔來源地由美國及歐洲等三數地區,增至現時十多地區,如日本及愛爾蘭等。

進食應配白酒
銅鑼灣Mr.Oyster是「蠔吧新秀」,其經理伍小姐說,開業一年來生意額持續上升,「蠔客」日趨年輕化,「新手」多選日本熊本的蠔,因味道清淡易入口,每隻只需二十多元;習慣生蠔味道後,可選味道較濃的美國蠔,最後的是Belon生蠔,味道最濃,「我哋叫做金屬味,又似海水味,唔慣食唔到,慣咗會上癮。」

含豐富「鋅」質
她說,生蠔應配以白酒,為推廣食蠔文化,伍小姐更開辦蠔班,費用二百元包括六隻不同種類的蠔及一杯白酒,專人教授食蠔知識,每班二十人,結果八堂全部爆滿。
食家楊貫一說,本港流浮山數十年前亦盛產蠔,但近年水質污染嚴重,本地蠔已不宜食用;他說生蠔應即開即食,傳統智慧更認定吃蠔有助男性的性能力。
營養師協會對外事務主任劉碧姍說,蠔含豐富「鋅」質,有助身體成長,但吃蠔有助性能力的說法則未獲證實。

蠔客最愛生蠔的鮮甜,而蠔含豐富鋅質,有助身體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