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女士:非人生活如斷六親<br>削減綜援赤字家庭倍增

馮女士:非人生活如斷六親
削減綜援赤字家庭倍增

【本報訊】政府於今年六月開始調低標準綜援金一成一,令綜援家庭生活雪上加霜。一項調查發現,七成七受訪綜援家庭在調整綜援金後家庭開支出現赤字,數字較綜援金調整前多一倍。領取綜援的馮女士為了削減開支,就連兒子的「兩元」雪糕錢也要犧牲,她更以「斷六親」來形容削減綜援後的非人生活。

「好似坐監咁」
「𠵱家好似坐監咁,好辛苦,兩個仔話想去街我都唔畀,費事有嘢引誘佢哋要使錢。」領取綜援三年多的馮女士與兩名年僅七歲及十二歲的兒子相依為命,原本每月領取八千五百元綜援金過活,三人生活總算過得去;但自六月開始削減綜援金後,領取的綜援金減至七千八百元,令馮女士的兩名兒子除上學外,其餘時間都要困在家中,以節省車錢及交際費用。
馮女士稱,未削減綜援金前仍有少量餘錢買雪糕獎勵兒子,但削減綜援金後,已是入不敷支,即使假日一家三口都要在家中度過,就連親朋戚友的聚會也不能參加,藉以節省開支。馮女士更以「斷六親」來形容削減綜援後的非人生活。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中心在今年一月及四月,成功訪問一百四十八個綜援家庭,並在六月調整綜援金後,再追訪其中一百零三個綜援家庭,以了解他們削減綜援金前後生活情況。調查發現,逾五成半受訪家庭感到與子女關係受到影響,也有超過五成受訪家庭對政府有負面感受。

政府調查不足
調查又指出,近七成綜援家庭表示綜援金不足應付基本開支;原本只有三成半綜援家庭有經濟赤字,但削減綜援後激增至七成七。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中心發言人鄧燕愉說,政府在釐定綜援金時,必須先對綜援家庭的生活狀況作深入調查,了解他們實際情況,避免單以物價指數變動而調整綜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