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樂隊」不來了,大家才知美國商會與政府投資推廣署這些搞手多麼無能、混亂、處理失當和不專業。
世上任何一位小商人,都明白所有「買賣」,口講無憑,簽約作實。主辦機構大事宣揚成本高達一億三千萬(港府「包底」八千萬)的《維港巨星匯》壓軸台柱,竟然只是「口頭協議」?根本無合約在手?此乃「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連軀殼也談不上,只是個紙板公仔。有無發覺,港府幾乎事事朝令夕改,公信力蕩然無存。
所謂皇牌,鏡花水月。「滾石」爛尾,本來是壞事,但也可以變成好事:──
(一)省下巨額公帑,等同「橫財」。
(二)平息民怨民憤,借勢吁一口氣。盧維思應該向他們鞠躬致謝。
(三)毋須處處迎合「巨星」(例如為結他手在後台更衣室放置一張桌球枱),太過委屈。
(四)花樣年華的觀眾有其他選擇,可以捧香港的「巨星」場(例如Twins、鄭中基和鄭希怡之類)。
(五)表演藝人是「海鮮價」,日後他們《花甲紀念演唱會》再叩門,可能執平貨,到時欣賞未遲。不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