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美元暫乏反撲條件

投資論勢:美元暫乏反撲條件

正當全球各地均積極爭取用較低滙率增強出口競爭力之際,歐洲央行行長德伊森貝赫上周指美國經常帳赤字龐大將令美元貶值無可避免的言論,可謂極具震撼性。言論間接向市場表明歐洲諒解美元有貶值的需要,精明的市場投機客自然不會放過此次大好機會,美元兌日圓和兌高息貨幣紛紛被壓至多年新低位,而經濟迄今仍不見有太大起色的歐元區,其共用貨幣歐元亦曾升抵1.1860美元,隱然有再創紀錄新高之勢。
德伊森貝赫今次究竟是一時失言,還是刻意幫腔,以加快美元下調的速度?相信只有他自己才知曉。觀乎歐洲央行其他理事並沒有走出來附和,反而澄清謂上月的七國峯會所發表的聲明,針對的是亞洲國家,可見德伊森貝赫的言論不可以代表其他成員國的立場。亦即是說,歐元區並非已接受歐元進一步升值,投資者決不可認同這個美麗的誤會。

歐元勿估計過高
無論如何,歐元上升雖是事實,只不過升值的背後因素是美元的全面弱勢,而不是歐洲經濟已有進展。我們又應該如何看今次美元的跌浪?
若果讀者不善忘的話,應該記得筆者曾在此說過,雙赤問題最終會成為美元受壓的藉口,當時美國經濟欣欣向榮,差不多所有數據均顯示美國經濟正步向復甦的坦途,而日本經濟亦開始展示了轉機,只有歐元區經濟了無起色,區內成員中更有德意荷等多國陷入衰退,其他成員國亦有不少陷於衰退邊緣。因此,我批斷歐元短線會最為疲弱,但美元長線亦不宜睇好,反而日圓最具追捧價值。

令我始料不及的是美元的大熊市會提前來臨,而大家均知道導火線是上月中七大工業國高峯會所發表的會後聲明,要求各國採用更富彈性的滙率政策。這一番極不平凡的聲明內容早已教人意外,而美國總統小布殊上周仍表示,希望其他國家能採用「可以為美國企業提供公平競爭條件」的外滙政策,更加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美國白宮代表口口聲聲表示繼續奉行強美元政策,只會令人啞然失笑。

日圓可挑戰102
日圓將會進一步升值,箇中原因,筆者在9月15日本欄中已闡明,在此不再重複,而日圓的表現亦沒有令筆者失望,近日已接連升破多重阻力,連110關口亦已攻陷,相信最終目標可以挑戰1999年底2000年初的102高位。

攜手干預難抹殺
至於歐元方面,雖然歐元現水平較2000年10月所造的低位0.8225紀錄低位已反彈了不少,但亦只是與1999年初面世時相若,無怪乎歐洲央行早前曾指歐元現價只是貼近過去20年的平均價,毋須過於憂慮。我相信在歐元升越1.20美元的重要心理關口前,歐元區的反對聲音不會太大,但要是處於1.20美元上則要小心留意歐洲財金官員會否提出異議,屆時攜手干預的機會亦會大增。雖然歐元區有不少貿易往來是集中於區內,但亦有一些工業是極度依賴出口,如汽車業便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在利益受損的情況下,這些大企業必然會向官方施壓,所影響的職位眾多,歐元區的政府又豈能坐視?
故此,美元短線仍有下跌空間,暫時不宜逆市博反彈,而短期內我亦看不出美元可以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