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或惰性 - 高慧然

慣性或惰性 - 高慧然

我是一成不變的人,比較好聽一點的說法是「長情」,我買固定幾個牌子的服裝與手袋,使用固定幾個牌子的化妝品及香水。我的食物口味極度單一,大約有七、八年的時間,我每天早餐吃無餡的甜麵包,下午茶永遠吃燒鴨瀨粉。偶爾也想轉轉口味,可是我既不喜歡選擇,也沒有勇氣嘗試。所以,每一次躊躇的結果都只是重複購買相同的食物。
很多人和我一樣,我們堅定不移地沿襲固有的生活方式,不一定是偏好,有時,僅僅出於慣性,或者惰性。
當我們告別了胸口貼個「勇」字的年齡之後,我們愈來愈害怕生活中出現變數,壞的變數固然不肯接受,好的變數,卻也怕自己無力消受。我們不一定滿意生活的形式,可是,我們日復一日將生活的具體內容保留下去。我們的生活一眼可以看得到盡頭,四十歲的時候我們將重複三十歲的生活,五十歲的時候則重複四十歲的。如果我們不幸,將在地球表面生存較長時間,活到骨質疏鬆,活到雞皮鶴髮,我們的生活與現在不會有大的差別。
我們踩着昨天的腳印走路,因為我們缺乏安全感,不敢走沒有走過的路,我們順着昨天的路走啊走,沿途丟失的東西愈來愈多:信心、勇氣、毅力,甚至夢想。對,當我們一眼看得到五十年後的生活,我們還要夢想做甚麼?
而失去夢想,也許是人類為生存付出的最大代價之一。
這是人類的悲哀。
甚麼時候還有勇氣試試新出的化妝品,下班後,穿着西裝打着領呔站在街頭吃臭豆腐,旅遊不跟團,選擇揹着背囊自助遊,恭喜你,你還沒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