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周公 - 譚詠康

請教周公 - 譚詠康

午睡正酣,久違了的朋友打電話來請教。我從夢中驚醒,其實是半夢半醒。「皮下筋膜炎可會長水泡?」
「既不是香港腳,又不是主婦手,何來水泡?」我有點不耐煩。「頂多會痛,會紅腫,會失去功能。發炎嘛!正如俗語有云:『紅腫熱痛冇鬼用』。」
「那和脾臟有沒有關係?」
「你說的『皮下』還是『脾下』?皮膚之下還是脾臟之下?」我大惑。
「是皮膚之下。」
「腱膜炎不會加上『皮下』二字。如果說是脾下,則更匪夷所思。腱膜都是在關節附近,腱膜炎一般是因勞損引起。腱是tendon,連帶着骨與肉的組織;膜是synovium,覆蓋着關節的薄膜。話說回來,你的腱膜炎在哪裏?」
「噢,別誤會,可不是我患上筋膜炎,我幫人家問問而已。位置在肚子和背脊……」她若有所思。「對了,生蛇和脾臟有沒有關係的?」
「當然沒有。」我一面答,一面將問題重組。「第一,生蛇(帶狀泡疹)會長水泡,也會痛;第二,生蛇通常在一側的肚子和背脊,當然有時也可長到臉上和眼睛;第三,脾臟跟生蛇和腱膜炎全沒關係,充其量在切除脾臟後免疫系統會差一點,增加生蛇機會。當然囉,生蛇的話,『脾』氣會差一點……」
電話掛斷後,我頭腦慢慢清醒。天啊!她說的是筋膜炎,不是腱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