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35年 「我不相信緣份」<br>孫太給孫公的情書

結婚35年 「我不相信緣份」
孫太給孫公的情書

如果孫明揚想殺我滅口,恐怕已經太遲。
一切都是填海惹的「禍」。我打電話到孫家找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採訪填海問題,他不在,我便與接電話的孫太聊了起來。然後,我邀請她到外面喝一杯咖啡。結帳的時候看看表,吓,原來我們在咖啡室過了三個小時,連自己都嚇一跳。
三小時說不盡一段三十五年的婚姻,但已經足夠知道一些孫明揚在辦公室以外的小秘密:他生肖屬猴,最喜歡馬騮圖案領帶,領帶價錢由七百五十元至二十元相差近四十倍;他留兩撇小鬍子是為了一個外籍男下屬;他唯一送過給太太的花,是結婚初期送上的一束劍蘭配玫瑰(!);還有,十多年前,他如何和太太抗拒曾經出現的「外來誘惑」,手挽手大踏步走到今日的美滿婚姻。
孫太鍾小芬說得斬釘截鐵:「我不相信緣份。兩個人能不能夠維繫,不是天意,不是天跌下來的,是你願不願意為這段關係付出甚麼,做一些事情,不要做一些事情。」 記者:李慧玲

今年六月二十四日,是孫明揚與太太鍾小芬結婚三十五周年紀念。慶祝方法是子、女、媳婦、女婿還有家中長輩到外面吃一頓飯。孫明揚一如以往沒有送禮物給太太。他永遠都是同一句話:「所有錢都交了給你,你想買甚麼便去買囉。」
不過,當兩夫婦步入六十歲,伴在身邊仍是十八歲拍拖那一位,即使沒有燭光晚餐或者二人世界,這一封高官和官太的《六十歲情書》已足夠地浪漫。在咖啡室的三小時,鍾小芬爽快、直率而又坦白,外表遠比孫明揚活潑。她提起丈夫不時由心內笑出來,在我毫無心理準備下更突然加一句「Michael(孫明揚)臉上梨窩幾好睇」,滿瀉的幸福表露無遺。她用身上的陽光和笑容,為孫明揚的家庭牌蓋上一百分。

無浪漫的求婚場面
鍾小芬說不相信緣份,但她和孫明揚實在有緣。兩家人當年是鄰居,住在灣仔鳳凰台一帶;與孫明揚同級的鍾小芬中學念聖芳濟各書院,中文老師是孫明揚媽媽。
鳳凰台有一條長長石樓梯,兩個人經常擦身而過,互相知道有這麼一個人,但不算認識。直至中五那一年,鍾小芬一夥女校學生,到中文老師孫媽媽家中商討謝師宴事宜,剛好遇上孫明揚帶着他的華仁男校學生回家玩,兩個人才叫正式認識。
然後,這群男生第一次邀約這群女生到外面玩。自此大夥常玩在一起。念中七的時候,鍾小芬和孫明揚開始拍拖,然後齊齊拍拖進入香港大學。六十年代初,考入港大已經不容易,女孩子考入港大就更不得了,鍾小芬說:「我媽媽覺得我不算狀元,也肯定是個秀才了。」她覺得孫明揚正是喜歡她「intelligent」,而她也欣賞孫明揚「好叻」。
孫明揚在港大念數學,而鍾小芬則選了物理,因為她「最怕背書」。畢業後,孫明揚加入政府做政務官,而鍾小芬則返回母校聖方濟各教書。
大學畢業兩年後,他們結束七年愛情長跑。不必問,都知道孫明揚不可能有浪漫的求婚場面。鍾小芬說:「有日吃完飯,他突然問不如結婚好嗎?沒有花,沒有戒指。」

為丈夫肉緊地哭過
兩個人結婚之後的第一個協議是:孫明揚公事應酬可以帶太太去的,鍾都盡量去;相反,鍾學校有可以攜眷的聚會,孫也會盡量抽空前往。兩夫婦要互相了解,知道對方「What’sgoingon?」
鍾小芬說,鍾逸傑曾告誡孫明揚等一群年輕下屬,下班回家就要做百分百住家男人,不要將公事帶回家中。這一點,孫明揚百分百做足,不但不會在家中提公事,也盡量避免將情緒帶回家中。近年外面風頭火勢,鍾小芬自言自己隨時擔心過孫明揚,因為「知啲唔知啲,戥老公唔抵」。但即使他和子女忍不住問,孫永遠一句:「沒事!問心無愧,再想想是否可以做得更好,總會『搞得掂』。」
「他EQ真高!」鍾小芬由衷地讚自己丈夫。反而,她曾經為孫明揚的公事,肉緊地哭過。前朝時代,孫任憲制事務司;立法局選舉投票日,她坐在電視機前,見每小時、每小時的投票率好低,覺得老公好慘。「民主派日日夜夜叫我老公要增加直選議席,但為甚麼不多做工夫叫市民熱烈出來投票,好證明給北京看:香港人幾熱心投票,請讓我們直選!想着想着……我忍不住哭了。」
夫妻吵罵是平常事,但鍾小芬形容,「與孫明揚吵架是全世界最沒有味道的事情。無論你怎樣吵,他都不出聲。一個人怎吵得成?」即使她故意把不滿擺在臉上,孫明揚仍然可以故意不聞不問,避免爭執。但她不吐不快,試過睡夢中要弄醒孫明揚講清楚,然後才能安心睡覺。
問鍾小芬,婚姻亮過紅燈嗎?她爽快答:「三十五年婚姻怎會沒有高低起伏?」那最低潮的一次為了甚麼?這一次,她顯得有點支吾:「同其他夫婦一樣的問題。」我問:「有外來誘惑?」她點頭:「有外來誘惑。」

不能用幸運來解釋
那已經是十多二十年前舊事了。「我常常跟人說,包括我的子女,愛情是一剎那事,好快就變成感情了。但感情都有upanddown。我和Michael各自檢討自己,是不是有甚麼做錯?有沒有要改過地方?關鍵問題是,你願意為家人付出幾多?放棄幾多?不要怨天尤人,一切由你自己決定。」事情的正面意義是,夫婦從此更了解和珍惜對方。
當時有相士贈她幾句說話,她記到現在,視為金石良言:「師傅說,每個人分到的餅都同樣大小,只是切割面不同,比如你美貌的餅大一點,智慧的餅可能小一點;愛情的餅大一點,事業的餅卻又少一點……現在我也常常記住這個分餅故事,做人做事心平氣和。」
從鳳凰台石樓梯挽手走過大半人生,兩夫妻今日仍不時拍拖到金鐘麥當勞用最靚的維港海景伴着吃漢堡包。這個年代,不是每一個人的婚姻都會是一輩子的事;能夠維持一輩子的婚姻,已不能單單用幸運兩個字解釋。鍾小芬這樣總結兩夫妻現在關係:「仔大、女大,我們互相依賴,更加明白對方。」

孫太娘家都是麻將高手,二十歲拍拖時已由她向孫明揚傳授技術。她形容孫打麻將時,贏輸不動聲色。

孫太拍拖時在聖方濟各書院教數學,地政署長劉勵超太太趙崇幗便是她初執教鞭第一代學生。林鄭月娥、何蓓茵等不少AO都是她學生。 鍾小芬提供相片

兩人在倫敦註冊結婚,當時孫被政府派到倫敦進修。伴郎伴娘是孫同期在倫敦進修的蘇燿祖和余黎青萍。孫的禮服也是向蘇借,因此「吊腳」。

夫婦有兩女一子。女兒在英念書時,有心事會打電話給父親傾訴,母親則扮演「喂,哭夠了,要做決定了!」角色。

孫太九十年代初辭去教席,與朋友開花店,全職打理家頭細務。孫家沒有聘傭人,孫太每晚下廚煮飯,孫最愛吃她煮的肉醬意粉和炒桂花翅。 凌樹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