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逛書店,買了一本黃永玉先生的《比我老的老頭》。
永玉先生寫的那些比他老的老頭們,是李可染、錢鍾書、張樂平、陸志痒、黃苗子、沈從文、張伯駒,都是中國文壇、畫壇上的風雲人物。
跟這些老頭相比,年逾古稀的永玉先生是小伙子。他在小伙子的時候認識了這些人,有的是他的長輩,有的是他的偶像,後來,都變了他的朋友。他的文筆媲美他的畫、木刻和雕塑,靈氣逼人,神采飛揚,每個在他筆下出現的人物,都鮮活得栩栩如生。
看他如何跟這些朋友相識,如何一齊經歷磨難,歡笑和眼淚在歲月中淌漾流逝,友情在記憶中烙下。這一切,可用四個字來形容:「風雲際會」。
那是叫人羨慕的一代人,個個都那麼光芒四射,從五湖四海聚集,投奔到同一個地方,人人有一手絕活,施展出來都是大手筆。人人帶着一身的故事,說起來可歌可泣。這麼光輝的人物,可以住在同一個院子裏,共同渡過了幾十年的酸甜苦辣,像小說家特意安排的情節那樣,出場有序,聚散有時,如《東周列國》,如《水滸傳》。現實中的群英會,讓人浮想聯翩:要是我也在那裏,多好呀!
這也是時代造就的群英會,只有那個時代才會發生,就像當年香港《大公報》狹小的辦公室裏,坐着兩個編輯和一個美工,天天編着報紙副刊,許多年之後,大家都知道了他們的名號,一個叫金庸,一個叫梁羽生,一個叫黃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