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於今年六月一日起實施削減綜援政策,減幅達百分之十一。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表示削減綜援金的措施對綜援家庭的影響十分大,因為原本的綜援金額已經「唔夠使」,生活捉襟見肘,政府再將金額下調,令綜援家庭的生活更加窘迫。
施麗珊指很多綜援家庭面對入不敷支的困局,唯一解決方法只有勒緊肚皮,自己「慳啲」。由於根本無法向社署取得額外援助,她指很多接受綜援的市民被迫在街巿「執菜食」或買平價菜,減少開支,或執紙皮變賣幫補生活。她指雖然子女求學目前仍可獲發一筆過的書簿費,及可申領車船津貼,但她認為綜援家庭的財政負擔已相當沉重,政府不應再考慮任何削減綜援金的措施。
社會福利署發言人表示,領取綜援人士,如在財政或生活上有緊急需要,可聯絡社會保障辦事處的職員,署方會因應求助人士的需要,派發米糧或超巿券供他們應急。
香港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訓練總監司徒漢明表示,被告處境雖值得同情,但其行為不可接受,如孩子知道事件會覺得內疚,會影響下一代成長發展。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