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很多很多年前,自己還是學生的時候,常常會說:「嘩,乜嗰邊又填海啊!」隔了一段時間,那幅地填好了,而且建成了新的大廈及設施,我跟住就會為香港移山填海的偉大而驕傲,然後享用新的地方。阿爸話當年的港島電車線其實是沿海岸線而建的,基本上我想我和很多香港人都一樣,有一大部份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填海的成就上,住的地方,返工返學的地方,甚至是娛樂的地方,原本可能都是海。
不錯,維多利亞港是港人的資產,但身為一隻普通的蟻民,我覺得我從來沒有資格和方法去建議哪裏應該填海,因為哪裏地方不夠用;哪裏不准填海,因為我想閒時在哪裏看海吹風。維港的海濱走廊確是美,但好像我從來也沒有建議在哪裏要建一條海濱走廊,到了現在灣仔的走廊因有填海工程所以被封了,我當然也沒有資格質問為何要封了它。
保護海港協會高調的出現,好像突然有人出來保護我的資產,很好啊!可是,你又不是民選的,究竟你是不是能夠代表我的意見呢?定還是你只是在追求和實踐你的夢想?究竟維港應該是甚麼樣的,哪裏要填海,哪裏要建橋,好像與我息息相關但卻又遙不可及。
我不但自己心裏交煎,看着保護海港協會及政府交戰,自己的血汗錢也在交煎(捐錢給協會及交稅給政府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