蝕期權黑客詐騙

蝕期權黑客詐騙

網上金融詐騙案通常是發放虛假消息或進行內幕交易圖利。美國有少年黑客在炒賣期權中損手,為了減輕損失,在網上發放「間諜程式」,取得投資網民的戶口和密碼資料,布局買進自己手上虧損嚴重的期權。美國證券交易及監察委員會(SEC)形容黑客騙局精細,但當局在抽絲剝繭下終將他拘捕。

十九歲的賓夕凡尼亞州少年范丁,周四被波士頓檢察官控告證券詐騙、郵政和電滙詐騙、其他與證券和電腦有關的控罪,而SEC也會控以民事詐騙罪。若詐騙罪名成立,最高可判監二十年;若電腦罪成名立,最高可判監十年,另外要罰款數以百萬美元。
入稟狀指,范丁在今年六月十八至二十七日,以九萬一千二百美元(約七十一萬港元)買入九千多份於七月中到期、作價十五美元的思科認沽期權(putoption),但合約期滿之前,思科股價上升,高於合約價,令他損手爛腳。
范丁於是自製了一個內藏特洛伊木馬(TrojanHorse)程式的「股票圖表工具」程式,騙取了一名三十四歲波士頓男子試用。他從程式偷取受害人的網上投資戶口密碼和登錄名稱後,盜用對方戶口購買自己即將到期的思科期權(手法詳見表)。

盜人戶口放貨減損失
受害人戶口只有四萬七千美元(約三十七萬港元)不足以全數買進他的期權,但已令他減少三萬七千美元(約二十九萬港元)損失。
SEC互聯網執法部門主管斯塔克表示,「從未見過類似案件」,指這是首宗電腦黑客盜取他人網上戶口進行交易案。
斯塔克坦承,范丁犯案手法很聰明,使用多個電郵戶口,並利用外國互聯網供應商和身份隱蔽網址進行詐騙交易,但反而讓他在網上留下更多「足印」,當局循這些線索在數天內將他拘捕。
斯塔克認為一般網上投資客戶不應隨便下載可疑程式和經常小心檢查結算單,以防受騙。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