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維港填海問題近日引起發連場爭議後,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昨日終於開腔表態,她指目前中環第三期填海計劃經過多重考慮,屬最可行方案。她又說,政府會聽取意見,了解市民是否期望在維港兩岸擁有海濱長廊等設施,在平衡環保及社會交通運輸發展下再作決定。
廖秀冬昨出席地球之友舉辦一個有關維港填海的圓桌會議後表示,填海面積經過深思熟慮,不能隨便決定縮減填海範圍。但她期望多聽取市民意見後才作決定,包括市民是否期望在維港兩旁有一個供大型集合及享受海景的地方。
對於保護海港協會建議在海底興建中環至灣仔繞道,廖秀冬表示要視乎工程的可行性,例如繞道由天橋降至海底,要考慮斜度是否足夠等因素。目前,城市規劃委員會有既定的諮詢架構,環保署進行環境評估時亦設三個月公眾諮詢,只是市民或未注意到有關發表意見的渠道。
她認為必須以客觀的態度,考慮社會發展、基建設施及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政府並應擔起一個「促進」的角色,讓各方達到共識,解決維港填海問題。
出席圓桌會議的地球之友總幹事吳方笑薇認為,本港過去曾出現沙螺洞及塱原等鬧上法庭的環保個案,但官司完結後卻未完全達到保育財產目的,政府實應吸取經驗、加強諮詢市民。香港規劃師學會發言人譚小瑩則表示,若市民對城規會缺乏信心,政府應考慮如何改組城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