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調查SARS立法會責無旁貸 - 盧峯

蘋論:調查SARS立法會責無旁貸 - 盧峯

雖然特區政府在最後關頭放出願意再成立另一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風聲,希望阻止立法會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SARS疫潮,可是立法會議員包括一直支持政府的保皇派議員也不為所動,在昨天的內務會議上一致通過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政府及醫管局在SARS疫潮中的處理方法及責任。在未來幾天,立法會的工作小組便會就專責委員會的調查範圍及工作方法草擬詳細建議,再交由立法會大會通過。

專家報告避談缺失
我們認為,立法會是香港最重要的民意代表機構,也是監察政府的最重要架構,由立法會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SARS疫潮實在是最適合不過,也是最容易令公眾信服的。因此,不管特區政府是否成立另一個獨立調查委員會,立法會都有責任、都有必要自行成立委員會調查SARS疫潮中的種種問題、種種缺失。只有這樣才能還受感染病人、死難者家屬一個公道,才能向公眾作一個合理的交代。
應該看到,SARS疫潮是香港前所未見的危機,不單讓接近二千人染病、不單讓接近三百人喪失生命,更令香港六百多萬市民活在恐慌擔憂中超過兩個多月,經濟損失更是難以估量,像這樣的重大事故,怎可能不尋根究柢、窮追猛打呢?只可惜特區政府由始至終不願正面面對事件及事件的責任。從一開始就把調查局限在技術層面上,甚至強調要「對事不對人」。結果是,政府委任的專家調查委員會的報告完全避談政策缺失、官員責任的問題。這怎麼能令公眾信服及接受呢?立法會面對這樣的調查結果怎能再坐視不理呢?
更何況香港的公共衞生狀況及醫療設備一向被視為比鄰國地區優勝,可是在SARS衝擊下卻突然潰不成軍,手忙腳亂,令疫情成為除北京市以外最嚴重的地區,醫院內的交叉感染更是不斷爆發,長期無法有效控制。像這樣的表現,除了體制的問題、制度的問題外,領導者的質素、管理人的質素顯然也出了問題。偏偏政府的專家調查報告對這些領導者、管理人的表現卻只是輕輕帶過,沒有深入探究。這樣下來,立法會怎能還袖手旁觀、不成立專責委員會跟進調查呢?

聘請大狀免卻衝突
當然,立法會要追查疫情真相、追究不同人的責任及缺失絕不意味要進行一場「獵巫」(witchhunt)式的大清算,更不是為了讓議員乘機撈取政治本錢或分數;故此,立法會專責委員會在進行調查及聆訊時除了要秉持公平、公正及公開的原則外,更要避免聆訊演變為人身攻擊或意氣之爭。我們認為,立法會議員吳靄儀女士建議聘請大律師代表議員提出主要質詢是個好辦法,因為這不僅令提問更有效率,更可以減少議員跟官員的意氣或語言衝突。
此外,我們認為專責委員會在聆訊時,不應只邀請本地的官員、醫護人員或專家作證,也應邀請其他地區的公共衞生官員、世衞官員及流行病學家就他們如何抗疫特別是如何對抗SARS提供經驗及意見;這些意見將可為議員及公眾提供一個比較的角度,讓立法會及公眾在衡量官員表現及責任時可以更公正、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