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塘何文田 蚊隻繁殖越警戒線<br>蚊患威脅富豪家宅

九龍塘何文田 蚊隻繁殖越警戒線
蚊患威脅富豪家宅

【本報訊】本港日前發現今年首宗本地感染登革熱個案後,食物環境衞生署昨日公布分區蚊患情況,發現九龍塘及何文田兩個名校豪宅林立的區域,白紋伊蚊的滋生情況有惡化迹象,誘蚊產卵器指數越逾百分之二十的安全警戒線。食環署呼籲,白紋伊蚊繁殖力強,市民時刻不能鬆懈滅蚊防禦措施。 記者:蔡建豪

食環署上月份誘蚊產卵器指數顯示,上月份全港平均指數為百分之十五,較八月份平均數的百分之十九點七稍低。不過,九龍塘及何文田兩區上月份的指數不跌反升,更超逾百分之二十的安全警戒線。

返學塗蚊怕水
自本年食環署設立誘蚊產卵器指數至今,九龍塘的指數曾於五月份及六月份兩度錄得超過百分之二十,何文田區的指數則一直處於低水平,今次是首次超逾警戒線。
事實上,部份於九龍塘區上學的學生及於何文田區居民,均感覺近日蚊子數目有增加趨勢,部份學生更直言為防蚊患,上課時均塗上蚊怕水。記者發現,有學生身上仍留有剛被蚊子叮中的痕迹,懷疑校內泳池是蚊子滋生的溫床,亦有學生懷疑學校附近的水渠,是蚊子滋生的熱點。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李明偉表示,誘蚊產卵器分別放置於何文田的大型私人及公共屋苑,以及九龍塘學校區及私人俱樂部一帶,只要市民的滅蚊意識稍一放鬆,白紋伊蚊的滋生情況即會快速飆升。

大埔排第一位
九龍塘及何文田以外,大埔、天水圍及葵涌三區上月份的誘蚊產卵器指數,亦錄得超逾百分之二十的水平,大埔更錄得百分之二十八,是上月全港蚊子滋生最嚴重的區域。稍教人安慰的是,上月只有五個地區錄得高於百分之二十的指數,較八月份的十二個地區大跌。
食環署顧問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何玉賢昨在記者會指出,當誘蚊產卵器指數高於百分之二十時,該署會即時成立跨部門小組,協調各區區內滅蚊工作。現時天氣有助蚊子滋長,市民實宜做好洗刷花盆及容器積水等滅蚊措施。
本年至今,本港共發現四十二宗感染登革熱個案,其中只有一宗本地感染個案,較去年全年四十四宗個案中,共有二十宗本地感染登革熱個案,情況見明顯改善。對於日前發現的一宗本地感染個案,何玉賢表示,該署已於病者居處的元崗村及工作的葵涌貨櫃碼頭捕捉成蚊,追查蚊子是否帶有病毒。

《市民驚唔驚有蚊》
學生家長黃太:「我個仔喺九龍塘讀小學,我日日都會嚟企住等半個鐘湊仔放學,都唔覺有蚊咬。」

中二生程同學:「瑪利諾修院學校最近係覺得附近蚊蟲多咗,都有擔心俾蚊咬,所以返學會擦定蚊怕水。」

中二生李梓維:「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附近(牛津遊樂場)有條污水渠,學校後面條巷有個垃圾站好臭,可能呢啲地方都會滋生蚊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