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北望神州,商機處處,帶動了一股港人北上進修的風氣,今年本港報讀內地大學研究生的人數比去年上升一倍,除了學費和生活費遠比外國著名學府便宜,最重要是有助打通內地人脈關係。多間內地學府都表示,給港、澳、台生的入學試題都會較簡單,取錄率亦比內地生高。 記者:徐岱靈
國內三十五間著名高等院校昨日起一連三日在銅鑼灣中央圖書館舉行研究生課程展覽,其中包括北京、清華、復旦和交通大學等國際知名院校。全國高校學生綜合信息諮詢中心副主任胡扶功表示,港、澳、台報讀國內研究生數目每年遞增,今年更首次超過一千人,其中港生佔三百多人,較上年上升一倍。他又指,國內學府有共識,會特別關顧來自港、澳、台的學生,一般的收生比率都比內地生高。
復旦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副主任王永表示,更緊密經貿關係帶動下,港人在上海的投資愈來愈多,在上海工作的港人就地報讀復旦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的科目,學習之餘亦方便打通人脈關係。由於復旦大學希望招收到有國際視野的港人,所以香港學生的取錄率為三比一,比內地生高一倍。他又指,理解兩地學生的背景不同,所以給香港學生的入學試題會較容易。
北京大學研招辦主任生玉海亦指,內地大學的經濟、管理及法律方面的水準不斷提升,雖然相比外國的大學仍有一段距離,但由於這類科目都有很強的地域性,所以仍能吸引有興趣在內地發展的高質素的學生,甚至有學生放棄美國著名學府的學位而入讀北大。清華大學則表示,今年報讀研究生的港人有八十五人,是歷年之冠。
有意北上進修的執業藥劑師協會前任主席龐愛蘭昨亦到場,她表示對國內大學的中醫課程有興趣,希望透過在國內讀書改善普通話。她認為,報讀時最重要是考慮國內大學的專長是甚麼,「好似中醫、法律同經濟都係強項。」
任職財務顧問的何小姐則稱,雖然出身英國的大學,但現時也不會小看國內的大學,「都係睇到個趨勢,向北望,香港會有更多同大陸融合嘅機會。」她覺得該校的課程針對大陸的情況,對工作很有幫助,且學費不過十五萬,遠比香港及外國的博士課程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