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防「沙士」在冬季重臨,衞生署將與香港大學合作進行一項全球首次的研究。由下周一(十三日)起,替約二千五百名曾與沙士患者有緊密接觸的人士測試血清,以評估冠狀病毒的傳播特性。
衞生署的護士會由下周一起,致電曾與沙士患者有緊密接觸的人士,進行電話調查。詢問他們是否與患者同住、與患者接觸期間有否戴上口罩,以及有否出現過沙士病徵等。所有受訪者會獲邀在衞生署的分區辦事處或長者健康中心,接受血清測試。測試結果將於研究完成後交予受訪者。
香港大學社會醫學系系主任林大慶昨在記者會表示,調查及測試預計為期一個月,港大會分析有關數據,研究報告可望在冬季前完成。他解釋,部份與沙士患者有緊密接觸的人士並無病徵,若其血清內有冠狀病毒的抗體,可證實他們曾受感染。受到感染人士的數目及他們採取的預防措施,將對評估冠狀病毒的傳播特性有很大幫助。
此外,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也會進行一項調查,研究人員會在沙士重災區牛頭角及只有小量感染個案的港島南區,合共訪問約八百名五至十五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了解該年齡組別人士在疫潮中的健康狀況。
在治療藥物方面,港大微生物學系的研究人員透過細胞培植,證實部份小分子化合物及專治愛滋病的藥物多,有潛質成為沙士治療藥物,正考慮進一步在動物身上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