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被禁表面上是一種不幸,但基於現實世界人皆有之的好奇心,很多作品越禁越紅。
這陣子身邊的朋友都在煲《走向共和》DVD,五十九集長篇歷史電視連續劇,睇電視學歷史,相信老公們會有好一段充實的日子,老婆們會有好一段日子受冷落。
DVD的精裝盒子上寫着「珍藏完整版」,不知是否跟此劇被禁播的傳聞有關。
其實此劇沒有被禁播,現在上中央台的網站仍可看到是黃金檔介紹,我問過幾個國內的朋友,都否定了禁播的傳言。
為何空穴來風?後來聽一些業內人士說,不是禁播而是快播,一天播多幾集快點收工,然後推出另一套劇減少大眾的討論餘地。無可否認,《走向共和》對某些歷史人物的描寫與傳統看法有出入。
影碟在國內和香港都是賣得成行成市,北角英皇道一位專賣國內電視劇的老闆娘告知我,有些人買《走向共和》正是抱着買禁品的好奇心態。
一禁成名,不少國內被禁作品在香港都出奇地吃香,而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彷彿變成了「止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