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時間數列測股欠準

曾淵滄專欄:時間數列測股欠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美國人恩格爾及英國人格蘭杰分享這筆獎金,格蘭杰是一名已退休的經濟學教授,恩格爾則仍然執教於紐約大學,但不是在經濟系教書,而是教授金融服務與管理,因此,也有人說他不是正統的經濟學家。
甚麼是正統的經濟學家?佛利民、張五常這類就是,他們解釋人類的經濟行為,但近幾年來,諾貝爾經濟獎愈來愈多發給搞計量經濟的「非正統」經濟學家,這就是為甚麼恩格爾不是教經濟學而是教金融服務及管理。
恩格爾及格蘭杰兩人都是憑着「時間數列」的理論而獲獎,學術界中更多人是將「時間數列」的學問列為統計學而不是經濟學,因為「時間數列」的研究可以用在經濟預測,也可以用於股市預測及各種各樣的預測,包括天氣預測、電子需求預測、海水淨化預測、股市裏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技術分析工具,廣義地說,也是「時間數列」分析。「時間數列」分析是指任何資料,如果可以循時間的變動而列出一系列的數據,就是「時間數列」,比方說,過去10年滙豐(005)的每日收市價、過去20年恒生指數每月收市價、過去5年香港每月的失業率,每季的經濟增長率……。統計學家將這些數字通過數學模式尋找其特性,再利用這些特性預測將來。
這樣的預測法準不準?股市的預測最不準,經濟增長率的預測也不容易,因為變數太多,但用來預測天氣,則準確性高得多,影響天氣的變數肯定沒有影響經濟、股市那麼多。
不過,研究計量經濟的學者很容易走火入魔,他們設定一些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假設條件,然後在這些假設條件下玩數字遊戲。
曾淵滄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