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將在明天開始舉行。外國傳媒報道,總書記胡錦濤以沙士爆發為鑑,決定加快中央政府的運作改革,將它與金融財經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並列為今次會議的三大議題,其智囊已擬出改革方案。
胡錦濤是去年十一月在中共十六大當選總書記的,今年三月並接任國家主席。沙士在內地大規模爆發後,他和總理溫家寶主張公開疫情,將隱瞞疫情的高官革職,令國際輿論擊節讚賞。
新加坡《海峽時報》昨日報道,胡錦濤已召集一個智囊團起草改革方案。這個智囊團成員包括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令計劃,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央黨校前副校長鄭必堅,中國社科院副院長王洛林。
這個高層智囊團認為,沙士爆發初期處理失當,證明中央政府的運作存在嚴重的體制弱點,必須大刀闊斧進行改革。
與此同時,智囊認為,東北老工業區示威事件頻傳,顯示國企改革失敗可能導致國家不穩定,而銀行和金融問題,恐怕是令經濟崩潰的唯一弱點。
報道稱,胡錦濤相信這些是阻礙中國發展、阻礙二○二○年實現小康的主要因素。儘管改革過程將遇到既得利益者「難以置信和難以預料」的反對,胡錦濤仍決心加以克服。
雖然內地官方傳媒近日的報道,均指三中全會的重點是經濟體制改革,但熟悉中共歷史的官員指出,中共一些重大改革都是在經濟體制改革的名義下進行的,包括確定改革開放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及確定發展市場經濟的十四屆三中全會。
不過,從報道所說的胡錦濤智囊名單看,只有出身共青團中央的令計劃是胡錦濤的親信,王洛林是經濟學家;而王滬寧是前總書記江澤民的智囊,鄭必堅雖然曾任前總書記胡耀邦的秘書,但近年已成為江澤民的文膽。
因此,這個智囊團可能只是這次三中全會的文件起草小組主要成員,平衡了派別利益,不是胡錦濤背後的軍師。而這份文件相信可以順利獲得大會通過。
本報記者/《海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