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要求政府繼續暫停賣地到支持政府有限度恢復讓地產發展商勾地,地產建設商會立場轉變之快跟最近的天氣轉變不遑多讓。這樣的轉變究竟是因為會內不同的利益達成諒解又或是特區政府大力游說所致,外界當然不得而知,但我們認為不管從經濟前景、樓市發展以至政府財政狀況來看,政府都有必要恢復透過勾地機制出售土地。
首先應該看到,香港目前的經濟狀況雖然還談不上已全面復甦、雖然還談不上已恢復過往的動力,但是不同的經濟數據包括消費數據、失業數據以至領取失業綜援的數據都顯示,本地經濟至少已擺脫了不斷下滑的惡劣狀況,至少已開始從去年底開始的經濟衰退中走出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特區政府當然再沒有必要繼續延長一些特殊的救市措施如暫停賣地等。更何況地產建設是香港的支柱行業,暫停賣地一年已對地產、建築以及相關行業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若果繼續停止賣地及勾地,將令這些行業進一步萎縮,對復甦中的本地經濟並沒有好處。
當然,樓市的發展、樓價的走向是決定是否恢復賣地及勾地的重要因素。我們認為,在停止賣地一年以後,本地樓宇供求失衡的情況已有所改善,再加上近期樓宇吸納量有較顯著的回升;若果政府繼續停止賣地,將有可能在幾年後造成人為的供不應求狀態,令樓市及樓價再次出現大起大落的不正常現象,這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穩定都是不利的。
而且,透過勾地機制恢復賣地不單可以減少樓宇供應過量的風險、不單可以減少政府有形之手的干預,更可以為地產市場及樓市提供豐富的訊息,提高市場的透明度。
事實上一個健康及正常的地產市道除了要有活躍的成交、有健全的交易機制外,更需要有大量的資訊及高透明度;而勾地機制正正可以讓所有市場參與者知道投資者的意向、部署及地價的走向,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資訊。若果政府繼續暫停勾地及賣地,將會大大減少有關地產市道未來發展的資訊,令市場參與者只能「摸黑前進」,這對樓市的健康發展怎會是一件好事呢?
除了經濟及樓市發展的需要外,恢復勾地及賣地也有助紓緩政府的財赤壓力。我們雖然一直主張毋須急於在二○○七年達致消滅財赤的目標,但是財政赤字始終是個要解決的問題;而要做到這一點,政府當然有需要逐步增加它的經常收入,恢復出售土地正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若果政府繼續停止勾地及賣地,將會令未來兩年的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令滅赤的目標愈來愈遙遠,這對香港的信貸評級以至經濟前景都是很不利的。
我們認為,不管從經濟發展、樓市發展或政府財政狀況來看,特區政府都已沒有理由再繼續停止賣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