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港股勝外圍趁低吸納

英之見:港股勝外圍趁低吸納

恒指昨日走勢先高後低,似乎有點轉弱,恒地(012)配股明顯打斷了地產股的氣勢,不過好友力托中移動(941),似乎仍頗有誠意。港元偏強的概念,應該還有一段日子可用,香港股市對比外圍會稍勝,策略主要還是趁低吸納,不過可以選擇的股份範圍,已經隨着水漲船高後愈來愈窄。
以基本因素作為基礎去選擇股份,其實說易不易,說難不難。林麥(915)和利豐(494)是頗佳例子去分析。
一般選股方向,應是從上而下,即是從地區開始,去到行業,然後挑選公司,但是利豐林麥這種公司,卻應該是從下而上,因為貿易公司的增值能力,絕對是對公司估值舉足輕重,不少人已質疑存在空間,正是公司的服務質素,除了生存之外,還要提供賺大錢的機會。以基本因素分析,並不是計算甚麼增長率、PE及股息率等表面數據,而是需要考慮公司的文化、服務水平等等質素上的問題,絕非想像中容易。
但簡單的數學,卻又可提供炒賣的點子,林麥和母公司Roly(星洲掛牌)股價的差距,忽然又再拉遠,只要簡單的運算,便可根據以往股價的相關性,計出Roly短期的目標水平。

短線投機考慮路勁
另外一些公司的業務,相對比較簡單,分析亦不會太難,例如路勁基建(1098),應該是短線投機中的前列之選,業務收入租金流以人民幣為主,在目前人民幣看升的局面下,便應該要有重估,配合技術分析,近日牛皮多時的低位,也不過是4.85元,距離現價只是6%,向下風險並不大,有甚大值博率去博向上突破。
事實上,中資股中一大堆業務有甚大穩定性、幾近壟斷的公司如電力股及公路股,早已紛紛因為人民幣偏低的看法,而出現突破性升勢,路勁這種公司變數不多,透明度是相對高,市場認同現金流的價值要重估,便有向上的機會。
所以分析入市的機會,有時又的確不是太難,只要想通一些宏觀的角度,便能夠找出目標,投資市場之所以吸引,除了提供致富機會外,這個鬥智遊戲,甚具滿足感之餘,有時亦非太難玩。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