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證實位於橫頭磡的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有兩名學生感染了具傳染性的開放型肺結核(俗稱「肺癆」),雖然兩人在三日內先後被證實受感染,但相信兩人並非互相傳染;衞生署已安排兩人合共七十人的同班同學,分別於昨日及下周一照肺。 記者:譚秀嫺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校長郭文坤昨日並無回覆本報查詢。據讀者向本報指出,永光書院所屬的教會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亦有人感染了肺結核,恐怕肺結核向外傳播;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昨日並無回覆是否有會友染上肺結核。
衞生署指出,需要再作跟進,才可以確定有否個別受感染人士屬於永光堂。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永光書院一名就讀中三的十四歲男學生,上月二十三日到一間私家醫院求診,證實染上肺結核;同校另一名中五的十九歲女學生,則於同月二十五日到油麻地的衞生署胸肺科診所求醫,證實患上肺結核。
衞生署其後聯絡該校,並安排於上月二十九日為約五十名教職員舉行講座,其中十五人因有懷疑而要求照肺,照肺後三人需要再照一次,但均與肺結核無關。
至於兩名染病學生的同班同學,中五班已獲安排於昨日到鄧肇堅醫院照肺,暫時未有結果,另一班中三學生則將於下周一照肺。衞生署發言人說,已提醒學生,若有任何不適,應立即求醫。
醫學會會長勞永樂稱,肺結核的潛伏期很長,該校兩名學生在相近時間發病,應不是由一人傳染另一人;至於二人是否感染自同一源頭,則有待調查。
他指出,即使感染了具傳染性的肺結核,也只會在出現病徵時才會傳染他人,所以若發現有持續咳嗽、發燒、有痰,以至痰中帶血、長期食慾不振、消瘦等病徵,便應立即求醫,經治療後,傳染性可在兩周內大大減低。
香港每年約發現七千宗肺結核個案,其中約百分之四死於肺結核。勞永樂表示,肺結核的傳染性比「沙士」更高,最重要的預防方法是盡早發現、及時求醫,以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找出病菌源頭。由於「沙士」的威脅仍在,相信學校也將會更加着緊預防感冒、肺結核等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