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點與線:加州的選戰 視像的政治 - 林沖

國際點與線:加州的選戰 視像的政治 - 林沖

美國政治愈來愈像肥皂劇,加州公投罷免和重選州長可說是一齣代表作:原任州長戴維斯無法振興有約三千億港元欠債的加州經濟,加州一百七十萬人簽名要罷免他,就已夠戲劇性。跑出來競逐州長寶座的候選人多達一百三十五個,其中又不乏小混混人馬,有諧星,有豔星,也有跟酒客一句戲言就加入選戰的酒吧老闆娘……路人甲、乙、丙的配角都矚目過人。當然「大隻佬」影星阿諾的出場,更讓這場選戰真有個大明星。
明星從政,在美國早已不是太陽由西方升起的那回事,在加州某程度上更只標示它有個荷李活。然而,這場選戰還是能給美國政治落下一大註腳,那就是美國政治已走不出由電視和電影衍生出來的視像世界──本來一支健筆月旦時事的專欄女作家赫芬頓就知難而退。

阿諾四部曲 發揮完美
打從美國「新政」總統小羅斯福在火爐邊透過電台向國人耳語後。一九五六年艾森豪威爾甩掉鬧出財務醜聞的尼克遜當競選夥伴,尼克遜上電視說自己沒收賄,如果有,那就是他收下小狗「格子」給女兒當玩伴,溫馨言詞叫選民高呼艾森豪威爾留住他。六○年,美國大選電視辯論,尼克遜緊張得臉容扭曲的賣相,當然不敵英俊瀟灑的甘迺迪。之後的電視競選廣告更是針對以至抹黑對手的殺技。
不過,加州的選舉比前頭的顯現更大的視像影響力。在電視鏡頭前的阿諾支持者,說因為他是阿諾而選他的人比比皆是,顯示阿諾在大銀幕的形象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更重要的是,在視像世界裏,阿諾不容自己出洋相,面對至少十五名女性指他撫摸她們的指控,他如演戲般先否認,接着那些都是政治抹黑,不能辯解時就道歉,最後殺着是拉出妻子護航。表演四部曲的辯白,阿諾臉不紅耳不赤,把視像時代的政治竅門發揮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