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復會,政治議題隨之升溫,海港事件、沙士報告,還有今天最直接的劉慧卿動議,要求董建華下台。有報道說,民主黨因為不欲為劉慧卿這個民主競爭對手造勢,將會「冷落」這個動議,讓動議在低調下遭否決了事。
是事實?還是有人挑撥離間?
一半一半啦,很多事情江湖中人自然心中有數,大聲疾呼要求民主派團結者,只想人家團結到自己旗下,為自己助威而已,目前而言,高調倒董不符合民主黨的成本效益。
筆者只覺好笑。睇政治,人人以為自己是專家,民主黨中人長期處於民主派第一大黨的地位,當然自以為睇得甚準,不倒翁的董伯,倒之不但白費氣力,而且開罪北京,開罪董伯,自不化算。
但董伯可以不倒嗎?董伯必倒,是筆者每天都在增加的信心,因為只要中央真心關注研究香港的事務,就知道董伯的管治班子,在七一之後不是更加團結,而是更加散渙,更加各自為政,已經到了七零八落的地步。而董伯居於領導位置,是完全無計可施,坐看自己的班子散渙下去。這樣的管治,別說三年半,三個月也難以支持下去!
中環填海,不填會影響財政收入,會影響運輸,但其他高官一個二個,明哲保身,坐看反對聲音日漸漲大。法律上合法嗎?梁愛詩不幫孫明揚解畫,財政上的影響?唐大少沒有意見,連還略有民望的廖秀冬也不理他,她可是管環境運輸的!
李國章想大學合併,自說自話;曾蔭權的清潔運動,引出公屋扣分制,有人示威,他不說話,只讓孫明揚做醜人,幾縮骨!
隨便舉幾個例,大家已明白董伯的團隊,只是一盤散沙,傳媒只要集中火力於一人,他就非死則傷,自自然然,就是人人不工作,以不犯過失為尚;更別談整個被奪權減薪的公務員系統,天天都在杯葛董建華的治港班子了。
這樣的董建華團隊,可以支持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