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崗村蚊患嚴重 居民盼加強滅蚊<br>本地感染登革熱今年首宗

元崗村蚊患嚴重 居民盼加強滅蚊
本地感染登革熱今年首宗

本港發現今年首宗本地登革熱個案,患者疑於元朗八鄉元崗村居所附近被白紋伊蚊叮咬而受感染,這是繼去年本港首次發現本地登革熱個案後,連續第二年再發現同類個案,衞生署不排除登革熱已成本港風土病,正當全城高度戒備沙士疫情可能捲土重來之際,如今又出現本地登革熱個案,令本港頓時面對腹背受敵的情況。 記者:謝明明、馮志偉

【本報訊】今年首宗本地登革熱個案的患者是一名二十六歲男子,居於元朗八鄉元崗村翠朗花園,並於葵涌六號貨櫃碼頭負責安排船隻泊位工作。患者是於上月二十七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及出疹等病徵,三十日向私家醫生求診,本月二日被送往仁濟醫院,院方為其抽取血液樣本化驗,結果於前日證實其血液含有登革熱抗體。

居民暫無感染迹象
與患者同是居住在元崗村翠朗花園的居民強調,該處蚊患嚴重,但食環署一直沒有派員到來滅蚊,直至昨日因有居民感染登革熱,該署才派員前來大規模滅蚊。不少居民都希望當局能加強滅蚊措施,令他們免遭蚊患滋擾。
衞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曾浩輝昨於記者會上表示,由於該名患者過去六個月並無外遊紀錄,所以衞生署列為本地登革熱個案。患者向衞生署表示,其記憶中曾在居所附近被蚊叮咬過。這名患者並無出現「登革出血熱」,病情不算嚴重,患者並已於上周五康復出院,正在家中休息。
衞生署隨即聯同食物環境衞生署到患者的居所及工作地點進行詳細調查,發現他的家人、附近一百多名居民及三百名同事暫沒有感染登革熱迹象,但食環署於該兩處地方均發現有白紋伊蚊蹤迹,當局已經抽取患者太太的血液樣本進行化驗。曾浩輝稱,暫未能確定今次個案病源,但相信患者在居住地方染病的機會較大。
當問及登革熱是否已成為本港風土病,曾浩輝說,截至目前為止,今年由外地傳入的登革熱個案已高達四十一宗,相等於過去兩年的總和,情況令人關注,但自去年首次發現本地登革熱個案至今,合共只發現二十一宗(見表),所以當局需觀察多一、兩年時間,才可確定登革熱是否已成本港風土病,但不排除有此可能。

衞生署已去信全港私家醫生,呼籲他們留意求診者有否出現登革熱病徵,並提醒醫生,該署可安排化驗所測試懷疑病例的血液樣本。該署並由即日起設立熱線電話29618966,呼籲在今年八月十五日或繼後的十四天內曾到元崗村或葵涌貨櫃碼頭,出現登革熱症狀者,如發燒、出疹和頭痛等,立即與衞生署人員聯絡。

多草叢易滋生蚊蟲
食環署顧問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何玉賢在記者會上說,該署昨已派出四十名人員到元崗村進行滅蚊,包括清除雜草和積水,以及噴上蚊油和殺蟲水,防止蚊蟲滋生。
由於新界村屋多草叢及溪澗,容易滋生蚊蟲,他提醒居民要做足防蚊措施,避免感染登革熱。
食環署在全港放置三十八個白紋伊蚊監察器收集的資料顯示,今年八月的誘蚊產卵器字數有下跌趨勢,但他坦言當局暫未計劃於新界鄉村設置白紋伊蚊監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