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推出認可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讓境外投資者買賣A股,但QFII投資最少要綁1年,才能將投資變現折換為外滙滙出。不過,獲准推出QFII的銀行或證券行,則為機構投資者度身訂做與A股相關的高息票據,讓他們既能變相投資A股,亦可隨時沽售套現。這種工具,原來散戶也可投資。
據悉,8家已獲准的QFII內,以瑞士銀行的A股高息票據銷售量最多。另外,滙豐投資管理昨亦宣布推出「滙豐中國動力基金」,也採用此種衍生產品作為投資A股的工具。
滙豐投資管理(香港)聯席董事黃子驊稱,該基金100%投資於中國,基金規模約6000萬美元,投資範圍主要是A、B及H股,由於基金要求保持變現靈活性,故在投資A股方面,主要是向數家QFII購買度身訂做的A股相關高息票據,過去一段時間A股相關高息票據只是機構投資者才可以參與的投資工具,今後透過該基金,小投資者(最低投資額為3000美元)亦可以間接投資於此種衍生產品。
不過,以此方式投資A股,選股權將在滙豐投資手上。黃氏指出,該基金將會投資20至30隻中國股票,其中A股比重約佔投資組合10%至30%;B股約佔10%至30%;H股則佔40%至50%,雖然有部份紅籌股亦符合基金投資要求(100%業務在內地),但只會將之列為30%其他投資之中。
他指出,雖然內地A股公司73.3%的市盈率超過25倍,但仍有14.4%公司約176家公司市盈率在10至25倍間,屬可選擇的投資對象。由於這些公司的主要收入及派息都是人民幣,在人民幣有上升機會的情況下,黃氏承認有財息兼收的可能,但投資者不宜只為博人民幣升值而投資於此基金。
據部份獲准經營QFII業務的證券行人士稱,目前最活躍發行A股相關高息票據的證券行為瑞士銀行,其QFII規模亦最大,其他銀行或證券行規模多數只有5000萬美元,故短期內主要會以代客購買A股或人民幣債券為主,由於A股市場持續下跌,境外投資者並不急於投資A股,故個別證券行只先行自己坐盤,但不排除此種新金融產品為市場受落後跟隨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