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諾貝爾醫學獎周一揭曉,由一位美國科學家和一位英國科學家共同奪得,以表揚他們的發現,為現代「磁力共振成像」(MRI)掃描技術奠基。MRI技術為醫療診斷帶來革命,無數病人得以在安全而無痛苦情況下,讓醫生獲得體內器官的立體圖像,準確檢查。
兩位得獎者分別是七十四歲的美國伊利諾大學教授勞特布,和周四將屆七十歲的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曼斯菲爾德。他們會在十二月十日到瑞典首都斯得哥爾摩領獎,平分一千萬瑞典克朗(約一千萬港元)獎金。
瑞典卡羅斯卡醫學院宣布結果時指出,他倆是因「在磁力共振的作用上有影響重大的發現.……為醫學診斷和研究帶來突破」而獲獎。
勞特布是因發現藉改變磁場來製造平面影像的方法而獲獎;曼斯菲爾德則因發現人體受磁場影響後釋出的訊號能用數學方法分析,促成MRI技術而獲獎。
勞特布和曼斯菲爾德獲悉得獎後均表驚喜。勞特布向路透社記者說:「多年來都有我獲獎的猜測,但真正獲獎總教人驚訝。」曼斯菲爾德則表示數年前曾期望會得獎,但近年已沒有:「我們等了很久。但我要說的是,我沒有真正期望這種事會在我生命中這一刻降臨。」
兩位得獎者的研究始於七十年代初,以研究展開三十年前已發現的磁力共振現象為基礎。發現此現像的兩位美國科學家,五二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頒獎機構指出,現代MRI技術的出現和發展,源於他倆的研究,而MRI的出現對醫學界相當重要,因為醫生可利用這種「不具侵害性和無痛」的技術,看到腫瘤位置、找出神經系統發炎的地方,甚至看到在跳動的心臟。數以百萬計病人毋須承受檢查帶來的不適或痛楚。
MRI診斷技術現已普遍使用,全球約有二萬二千部MRI掃描機,每年共進行六千多萬次MRI檢查。去年獲醫學獎的三位科學家也是來自美英,因發現基因如何調節器官發育及細胞程序化死亡而獲獎。諾貝爾獎設立約一百零二年來,共一百八十人獲獎,但之前只有一次是因在診斷方法這範疇上有貢獻而得獎——七九年美籍科學家科馬克因電腦斷層掃描(tomography)技術獲獎。
路透社/美聯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