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我推拿療傷的蔡太,指着我某些骨節說:「你小時候缺鈣。」
我聽了就笑:「我們小時候,缺的何止是鈣呀!」蔡太在大陸生活過,一聽就知道我說甚麼,也笑了起來。她說:「你看過黎智英的書嗎?他說他小時候最想的事情,就是吃一隻糯米雞。」
我小時候,不,正確點說,是二十歲之前,時常想像的一件幸福事,就是一個人獨吞一碗紅燒肉。在那個物質異常缺乏的年代,人們的奢望,大部份都是一些食物,似乎能吃上一口好的,人生也就差不多了。所以,我們小時候缺鈣是正常的,缺任何營養都是正常的。當人人都缺的時候,也就無所謂缺不缺了。
許多朋友奇怪我那麼貪吃,膽固醇竟然不高,對此我也說不出為甚麼,唯一的解釋,就是底子太薄,小時候甚麼都缺,連膽固醇也不例外,活了四十多歲,實際不過補充了二十多年,拉拉平,水平還是低的嘛!
題外話是,今天的孩子十個有八個要箍牙。醫生說,那是今天的孩子營養太好,鈣質太過充分,所以一口牙從小就狂長,顆顆寬大,超過了牙床可以容納的位置,結果爆得亂七八糟。在我們小時候,雖然也有一口爆牙的孩子,但大多數也是不用箍牙,都會有一口整齊的牙齒。
這天晚上,我摸摸腳掌邊一塊比較突出來骨頭──據說那是小時候缺鈣的證據──再照鏡子看看一口沒吃過鐵箍之苦依然見得人的牙齒,幸與不幸,也就扯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