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燴麵薄又闊煙韌好入味
說到河南,很自然聯想到開封府的包青天,談到麵食,活力十足的北京拉麵躍現腦海;但今天我卻想說說河南麵食,手拉燴麵,它不是拉拉扯扯後,加勺鹹湯和幾粒葱花的普通拉麵;它看似粗糙,但入口異常爽滑煙韌,麵條充滿上湯的鹹香,配料不是葱花和紅椒,而是枸杞子、木耳及鮮芫荽;它的另一不凡,在於要在全港唯一一家,河南麵館,才有得食。
記者:楊一凡 攝影:伍慶泉
家辦餐館從小入廚
王太在廣州出生不久,就隨家人北遷到河南,因為其父在當地開設廣州酒家,王太在假期就幫父親手入廚,平日就負責家裏三餐,從小練就了快手快腳入廚秘技,不一會飯桌上就放滿手拉燴麵、大葱餃子、酸辣湯、螞蟻上樹、甜醬春餅等家傳戶曉的河南菜,婚後王太跟丈夫來港,大家努力幾年,儲夠錢就開設河南拉麵館,以圓自己多年的夢想。
首間引入手拉燴麵
北方人以麵食為主,南方則吃米飯,王先生認為既然北京拉麵、雲南米線和山西刀削麵在港反應不俗,就證明本地人也愛麵食,於是他就決心推出全港唯一一家的手拉燴麵,王太說:「老家用羊骨熬湯底,但她怕香港人不接受,遂改用豬骨熬湯,其他配料如津白、木耳、金針菜,滾好後綴以杞子和鮮芫荽,就跟到足。」又羊又杞子,簡單一碗手拉燴麵,看來頗補身。王太說:「河南天氣凍嘛,生活刻苦多勞動,麵食除了飽肚還要有暖身的作用。」
手拉燴麵逐格睇

先把高筋麵糰,分成每個二両重的小麵糰。

把小麵糰輾薄,然後掃層香油。

用陰力拉薄麵糰。每碗拉兩個麵糰。

左手一拉右手一扯,把薄麵糰一分為四。

淥一淥麵糰上的香油。

鍋內加入豬骨湯和津白等配料,煮滾後馬上加入麵條,用筷子攪拌,約二十秒後,可吃。

河南燴麵跟山西刀削麵、蘭州及北京手拉麵有何分別?後三者在麵條過水後,才注入湯水,效果當然不及河南燴麵入味,河南拉麵,麵身闊而薄,過水後馬上撈到小鍋中跟濃味豬骨湯同煮,手拉的麵條,粗幼不一,口感滑身煙韌,且耐放,待十分鐘後吃,仍煙韌有咬勁,不會變腍,一碗四両麵,實夠飽。

河南人吃春餅,要拌甜醬和大葱,以及用家鄉番薯粉絲炒的螞蟻上樹,捲成春卷一樣,王老闆說:「番薯粉絲滑口,大葱爽脆,春餅薄身帶煙韌,再加碗酸辣湯,就一餐啦。」說罷滿足地哈哈大笑。

別以為辣椒不紅就不辣,要知道這些翠綠的尖椒,比紅椒更辣,加上店方把它切成丁,連辣椒子一併爆香,熱力誘發辣味,不過大多數人見它不紅,以為是青燈籠椒,於是掉以輕心,一大啖放進口中。

這裏的酸辣湯,湯色很清,淡掃娥眉,不似滬式的濃妝豔抹,河南酸辣湯,味道不止酸和辣這麼單調,因為熬製時加了上湯,湯味不失香濃,加上配料切得很幼細,可選作手拉麵或水餃湯底。

河南的辣子雞,賣相較四川的來得溫和,不過細看會發現店方用了乾辣椒、指天椒和尖椒去炒,愈小巧的辣椒愈激辣,怕辣的只挑肉吃,不怕辣的,就把辣椒夾着雞肉吃,保證你會吃上癮。
只此一家(27527999)
地址:九龍新蒲崗衍慶街37號地下
營業時間:11:00am-11:00pm

■為了穩定收入,店面分租予一港式小食檔,顧客在嘗地道手拉燴麵時,亦可在店內柯打魚蛋炸雞翼等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