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保留資金」惹垂涎

理財智慧:「保留資金」惹垂涎

以往香港經濟蓬勃,失業率低,受薪階層為了有更美好的生活,往往喜歡轉工。通常轉工的先決條件,就是新工作的工資比舊有的好。但在金融風暴之後,轉工往往不再是待遇的問題,而是因為公司要結業或裁員,員工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被迫」再找尋新的工作,結果是香港人仍然時常轉工。
如果是公司結業或裁員,那麼員工原先的強積金供款便有新的選擇。第一個選擇是繼續留在原有的管理公司繼續管理;第二個選擇就是把結餘轉至其他管理公司。這些資金稱之為「保留資金」(PreservedFunds)。
不要小看這些保留資金,因為香港人轉職的次數頻密,而這些保留資金是完全由供款人話事的,因此慢慢成為強積金管理公司的爭奪目標客戶。正因為選擇哪間管理公司全由供款人拿主意,因此在投資之時,選擇會較多。供款人可以先分折各個基金的表現,才決定投資在哪一隻基金之上。

資訊愈多愈好
有關基金的表現,可從投資基金公司的網站找到,不過要作出理性的投資決定,如果基金公司供應的資訊能夠多些則較好。
例如傳統基金投資,基金單位持有人每年都會收到基金的年報,而年報之內,有着很多重要資料,例如基金投資策略是甚麼、基金經理是誰、所投資的股份是哪幾隻、投資比例如何分布、過往表現是如何……等等。如果投資者能夠知道有關資料,便可看看哪個基金的策略是否符合他心目中的要求。假如基金公司覺得寄出年報的費用太昂貴的話,大可把資料放在網上,以檔案形式讓強積金人下載,讓他們在投資之時,能對基金有充份的認識,這樣做才能真正保障供款人的權益。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